English

【經濟日報】臺當局應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2019年04月24日 10:35:00來源:台灣網

  臺灣“經濟日報”23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受到全球景氣趨緩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影響,原先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並不被看好,但先前公佈的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達6.4%,高於預估的6.2%,一些最新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最近已經有觸底回升的跡象反映在新訂單成長及産出增加,以及購買活動的熱絡,凡此都顯示大陸經濟有升溫的現象。

  中國大陸經濟回溫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之前在兩會期間宣佈相當於人民幣2兆元的減稅措施,以及擴大公共建設的投資,意味中國大陸將以拉抬內需市場來支撐經濟成長;目前相關措施雖然還未全面實施,但已經提振市場信心。另一重要原因,則是跡象顯示中美貿易摩擦有機會達成協定,至少不會再擴大;由於干擾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降低,也有助於景氣止跌回升。

  國際間各主要經貿機構也紛紛提高對中國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以國際貨幣基金(IMF)為例,最近已將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6.2%,提高到6.3%;IMF上修的幅度不大,至少已不像去年般持續下修,而且未來有可能再度上修。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但是中國大陸由這回中美貿易摩擦所得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過度依賴美國市場,因為風險太大,未來即使中美貿易摩擦熄火,美國仍有可能隨時對中國大陸再度實施制裁或是採取其他手段。為了要彌補美國市場出口可能受阻的缺口,必須積極開拓其他出口市場。

  強化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連結為一項重要的途徑。中國大陸已經與24個國家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中國大陸也在加強原有FTA的廣度與深度,例如與韓國的FTA在2015年生效,已經有超過一半的雙邊貿易值屬於零關稅的産品範圍;目前雙方正在進行第二階段服務業的談判。另外,中國大陸也與“一帶一路”涵蓋國家進行産業合作,並加強基礎建設投資來帶動貿易,伴隨中國大陸建構FTA網路的加持,期望可以有效地分散出口市場。

  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仍在原地踏步,特別是對於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完全沒有進展;對於今年可能完成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只能觀望。相對於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在FTA的攻城掠地,臺灣未來在國際市場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對於其他地區提供不少機會,加上中國大陸政府減稅及投資等利多措施,也有助於各企業拓展中國大陸市場。然而,目前臺當局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仍然停留在意識形態的框架中,行政團隊官員以接力的方式,質疑地方縣市爭取農産品外銷大陸訂單的效力,以及不斷提出會陷入中國大陸統一戰線“陷阱”的疑慮,完全漠視中國大陸最新的經濟情勢變化。

  臺當局的另一大盲點,是將臺灣與中國大陸經濟關係視為是一種彼消我必長的零和賽局,不斷宣稱在中美貿易摩擦下已經有大陸臺商轉移回臺生産,甚至加碼投資臺灣,如此可以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並促進臺灣經濟發展。

  臺灣當然樂見大陸臺商回臺發展,但中國大陸仍然是國際産業鏈分工的重要一環;中美貿易摩擦促使一些大陸臺商及外商外移,但是這些外移企業大多數並非連根拔起的全面撤離,大多數企業在大陸仍保有生産據點。即使這二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速度已經放緩,但仍領先亞太各國,更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絕對不能輕忽。臺當局對大陸的經貿政策,不應只有鼓勵大陸臺商回臺投資及不鼓勵農産品出口大陸,而應有更宏觀的視野及完整的規劃。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