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只有兩天時間“組閣” 如何能“大破大立”?
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率領的新行政團隊14日正式走馬上任。以臺灣的人情政治慣例,人們似乎應對新局給予道賀與期許;但看到蘇貞昌上週末草草完成的“行政院”佈局,外界卻很難説出宏圖大展、前途明亮之類的祝福。臺灣《聯合報》15日發表評論説,除了所謂的“敗選者聯盟”外,蘇貞昌的人事絕大多數繼承了賴清德的原班人馬,甚至連因“卡管案”求去的前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都重新請回鍋。這樣一支缺乏新意的團隊,能拿出什麼不同政績,令人存疑。
賴清德堅辭“行政院長”時説,只有他離開,蔡英文才能“大破大立”。現在他如願離開,但接任的蘇貞昌採用的卻仍是他的原班老兵馬,九成以上官員不變。如果民眾選後期待的是“大破大立”,蘇卻選擇“賴規蘇隨”的現成路數,只求點到為止。連“破”都不想破,請問,這有什麼“大立”的希望?
民進黨或許會辯稱,蘇貞昌只有兩天可以“組閣”,這麼短的時間讓他很難從容佈局人事,因此只能遵循穩定及經驗法則多用舊人。乍聽似乎言之成理,問題是,什麼因素導致蘇貞昌僅剩區區兩天的時間佈局?賴清德去年12月初即堅決表明辭意,蘇貞昌“組閣”的消息也在去年12月下旬即有風聲,但臺當局形勢拖在那裏,不進不退。諷刺的是,辭意已決的賴清德拖了50天,接手的蘇貞昌卻只有兩天可以佈局;這樣輕重緩急不分的更疊手法,不是在浪費時間和能量嗎?
蘇貞昌的新行政團隊讓人感到新意不足,除了“敗選聯盟”之譏及多數官員原封不動之外,最讓人訝異的,是把因管中閩校長案下臺的潘文忠又找回來重掌臺當局“教育部”。事實上,蘇貞昌前兩天已宣佈臺當局“教育部長”將由“科技部長”陳良基轉任;而今為了安插自己的舊屬,他又把已經昭告天下的任命倒轉回去。如此毫無理路的安排,真是令人瞠目結舌。蔡英文請蘇貞昌“組閣”,外界批評是“囊中已空”,沒有人才可用;而蘇貞昌又讓潘文忠重出江湖,更顯示蘇亦是“囊中空空”,毫無變革更張的想法。
尤其讓人納悶的是,蔡當局“卡管”一年落幕,至今猶未交代原由,使是非真相宛如迷霧。而潘文忠在下臺275天后東山再起,莫非是他因不願受賴指使“卡管”故憤而求去,今天則由蘇還他一個公道?如果是這樣,蘇何以不公開褒揚,卻把謎團留給社會大眾?亦或者,蔡當局對葉俊榮放行“管案”仍有不滿,還要讓始作俑者的潘文忠繼續未竟之業?三任“教育部長”耗掉一年的“卡管”事件,如今再回到潘文忠的原點;如此沒完沒了的迴圈,正見證蔡當局的效率不彰,以及對臺灣虛弱的不以為意。
蔡英文上任兩年多,迄今已陸續任命了三名“行政院長”。首任“行政院長”林全擁有蔡英文的高度信任,卻因政治性格及手段較弱,而難獲綠營人士支援。第二任“行政院長”賴清德雖是民進黨內力挺的明日之星,卻因政治視野較窄及修養厚度不足,時有剛愎的演出。如今,蘇貞昌重作馮婦,其長處是擁有“行政院長”的實戰經驗及執行力強的稱譽,雖無法像林全那樣取得蔡英文全心全意的信任,至少不致像賴清德那樣執拗難以溝通。但蘇貞昌也有他的問題,他過度老派的政治意識,未必足以應對今天的現實;這點,從他參選新北市長時的演出即可見一斑。
無論如何,蘇貞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蔡英文不時撈過界對行政決策指指點點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行政尊嚴及自主性,繼而培養出兩人從相互容忍到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蘇貞昌這次組建行政團隊,做得最多的佈局其實只是“留人”,沒有提出什麼新面孔;他昨天卻還得意洋洋地宣稱“官員都是我決定的”,未免暴露了自己底氣猶虛。在這種但求“不破”的心態下,要談“大立”,將純屬奢想。蔡英文若仍一意孤行,未來一年臺灣政局要想止跌為升,恐怕希望不大。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