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進黨的“改革”為什麼得不到民心?

2018年12月03日 20:34:00來源:台灣網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民進黨執政兩年多瞬間失去428萬選票,執政版圖從原先13縣市掉到僅剩下6縣市,可謂空前挫敗,尤其深綠地盤高雄市也在“韓流”襲擊之下變天,無疑對蔡英文以及民進黨當局這段時間以來的“針對性改革”打了重重一記耳刮子。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指出,臺灣政壇局勢變化之快,民意向背驟變,常展現在令人瞠目結舌的選舉結果之上,也説明瞭臺灣民眾對於政黨政治的評斷標準越來越高,耐心卻越來越短。不論藍綠任何一黨執政,都只是短暫勝利,也不要對於認定的鐵票與高舉的價值沾沾自喜,自我感覺良好。過去兩年多,民進黨覺得穩挺自己的勞工與年輕支援者,甚至是左傾選民這一次應該沒有出來相挺,搞不好有更多這類選民對民進黨進行懲罰性投票,最後把票投給了韓國瑜、侯友宜或柯P。

  選後連民進黨“立委”段宜康也見風轉舵,拍桌檢討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現在不僅是民進黨檢討自己,更是全民檢討民進黨。民主政治本來就是責任政治,開票當晚蔡英文主席宣佈辭去黨主席職務了,賴清德本來也要下臺,但旋即受到慰留,然後吳音寧“被辭職”,12月1日臺當局“交通部長”、“農委會主委”及“環保署長”也請辭獲准,但這些因敗選而下臺的人事調整,看起來還是很被動的,有點走一步算一步的味道,蔡當局想看能不能低調地拖到2020年拼領導人選舉,就當作蔡英文過去兩年的路線毫無問題一樣。

  事實上,蔡英文本身的檢討不深,因為她認為“民進黨還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蔡這樣説只是企圖挽留那些沒有出來投票的支援者,包括“獨”派團體、對民進黨失望的低薪勞工、中南部艱困的中小企業等人。

  然而,這就是蔡賴體制最矛盾之處,一方面他們總是無限上綱文青式的理想,但事實上民進黨就是辦不到,從“一例一休”發夾彎、深澳燃煤電廠停建等,短短兩年間民進黨口號式的執政與執行上的落差讓它失去原有選民的支援。

  但民進黨努力辦到的反而是“針對性立法”——針對國民黨黨産與轉型正義的“立法”,然而通過後,徒留一大群無奈的國民黨黨工,他們有多少是靠著平凡薪資養家活口;還有年金改革之下,從今年7月1日起被砍退休俸的退休軍公教警人員,這些人不會只有一個、兩個,而是經濟低迷之下的整個家庭都受到影響,這些家庭裏也有很多勞工家人冷暖自知。

  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改革沒有錯,但有問題的是推動針對性“立法”的政客心態與語言,民進黨大概認為反正這些人也不會投給她,所以大刀一揮應該可以快慰勞工與年輕人的心。但在民進黨無力將經濟的餅做大的同時,重分配政策所換來的代價就是“社會對立”,而臺灣選民一向對於社會對立的始作俑者不會客氣。所以這次民進黨該拿到的票拿不到,不屑拿的票卻無限擴大,最終失控成“韓流”風暴。

  賴清德行政團隊改組作為一種對於敗選的響應,其實誰下誰上都不是重點,對於民眾來説,“官”字兩個口,但民眾嗷嗷待哺,年輕人低薪依舊,關鍵在於新的臺當局行政團隊是否能響應民眾對於拼經濟的期待。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