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想進行軍備競賽 是福是禍?
據外電報導,民進黨當局將持續增加“防務預算”,估計到2025年,臺灣年度防務預算至少增加20%,達到新台幣3817億元。臺灣《中央網路報》14日發表評論説,此一消息無異反映,民進黨當局將會與大陸進行軍備競賽,這對臺灣究竟是福是禍?當然應該冷靜思考。
根據路透社報導,民進黨當局正計劃開展長期增加防務預算的計劃,投資先進武器系統和訓練,希望打造更強的威懾力量,對抗“中國大陸的攻擊”。如果預算通過,到了2025年,臺灣的年度防務開支估計至少增加20%,達到3817億元新台幣。
這樣的報導,顯然不是空穴來風。先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向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承諾,臺灣“未來每年防務預算支出和前一年相比,會有2%的成長”;在年終記者會中,蔡英文又公開表態“防務預算將在合理範圍內穩定成長”。這次路透社的報導,固然是民進黨“外銷轉內銷”的慣用伎倆,也證實民進黨當局很可能提出「八年X千億」的強化防務預算。
明白將大陸視為“敵國”,以擴充軍備作為“威懾大陸”的手段,非但無法保障臺灣的安全,反而更增加臺海陷入戰爭的風險;一旦兩岸進行軍備競賽,就註定臺灣失敗的命運。
增加防務預算並無法縮小兩岸軍力的差距;反而卻可能更刺激對岸,進而提高“武統”的可能性。
按照臺當局防務部門提供給路透社的資料,目前臺灣優先投資項目包括:新型飛彈、無人機、電子戰系統、戰鬥機和彈道飛彈防禦系統;部分武器將由島內自製,包括八艘潛艦。其中潛艦、新型戰鬥機和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正是大陸最不希望臺灣取得的三種武器,如果臺灣加強投資這些領域,大陸自然也會進行針對性的反制,試想,在彼強我弱的狀況下“對著幹”,臺灣所受到的“威脅”難道會減輕嗎?
再説,兩方進行軍備競賽,最終一定是強者勝。冷戰時期,美國並不是在對前蘇聯正面作戰獲勝,也不是推出讓前蘇聯沒有抗禦能力的新型武器,而是因為前蘇聯的財政負荷不了持續的軍備競賽,最後被迫解體。
大陸GDP目前大約是臺灣的二十二倍,一旦兩岸進行軍備競賽,難道不怕財政拖垮嗎?
以潛艦自造為例,初期雖規劃預算1400億多台幣,但8艘潛艦每艘造價就達400億元,加上維護保養與相關武器配備,將來真若成軍,估計費用至少就要5、6千億元,負擔之沉重可以想見。
總之,臺灣不斷增加防務預算,既不能保障和平,也無法改變兩岸軍力懸殊的事實,徒然只會提高戰爭風險。有鋻於此,蔡英文難道不應該冷靜三思嗎?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