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中國為榮譽和國際秩序閱兵

時間:2015-09-06 09:11   來源:中國網

  隨著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持續一年多的爭執,使得俄羅斯在反法西斯七十週年的勝利日舉辦了規模最大的紅場閱兵來全面展示其武裝,以期達到俄羅斯對於當前國家經濟困境的統一認識。而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之後,確認將軟實力作為俄羅斯最新對外政策概念中的新元素,強調要以俄羅斯自身的傳統基礎來傳達俄羅斯自己的聲音、確保國家的發展。

  軟實力作為各國擴大影響力的新型詞彙和外交手段,除了將固有的傳統舊瓶新裝,還要集結全國的各種力量到國家建設隊伍中來,要使用自己擅長和符合自身發展條件的模式來傳達自己國家的國內外主張,例如在資訊方面主要是針對抵擋與端正西方媒體的扭曲報導,所以採取捍衛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各種措施,使民眾可以認同並且為之呼應。例如,在宗教傳播上,在救世主大教堂恢復建成之後,每年舉行的復活節東正教慶典,總統會親自出席儀式。那麼,為紀念十月革命的成功和慶祝反法西斯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作為俄羅斯上個世紀以來最重要傳統儀式之一的閱兵,在這兩年受到格外的重視,勢必再次在俄羅斯國家困境中展現其國家意識。

  中國展示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能力與決心

  無獨有偶,中國的崛起仍然可以通過閱兵宣示其有能力保障區域安全和穩定,為實現“中國夢”和“一帶一路”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發出和平宣言並且提供安全保證。這對於周邊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有一定的解釋作用,包括鼓勵所有中立和友好的國家參與到中俄持續倡議的多邊區域整合計劃,持續推動適合當前各國發展所需要的國際體系,藉由具有穩定力量的區域大國的領導以建構多極結構,例如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儘管不是針對其他國家的聯盟,但是至少可以對西方霸權産生平衡和震攝作用,有效阻止其為所欲為。同時當前仍存在國際烽火遍野的亂象,並須斥責由西方國家所主導的單邊主義的霸道意識形態,在此思想指導下發動單邊行動在世界各區域所造成的軍事衝突和政治動蕩,及西方國家壟斷世界經濟給各國所造成經濟危機的危害。

  中國對世界政治的責任感與日俱增,這樣中國需要通過一些重要的儀式來讓其他國家了解其履行責任的能力,以及維護二戰後新世界秩序的締造者的決心。這樣在中日問題中,日本需要遵守二戰後準則,這些不會隨著美日聯盟而改變,甚至日本成為正常國家前後,也都需要遵守二戰後的世界秩序。毫無疑問,閱兵必然會凝聚內部的國家意識,而且通過閱兵可以展現領導人對於世界格局的認識狀態,整體提升國民對於戰勝國的國家地位、困境和前景的充分理解。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香港發生佔中事件,臺灣的李登輝媚日言論還存在一定的市場,這都是一些民眾對於中國的國家意識混沌的表現,對於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問題還是缺乏信心的表現。儀式性所代表的深層意涵仍在於共榮共用和公平正義,在建構“一帶一路”經濟圈的過程中,眾人可以將注意力投放到經濟建設中,這對於周邊國家同樣有幫助,所有參與者都可以為此建立更暢通、更多元、更平等的對話溝通平臺,來減少各國內部資源分配不均和權力掠奪的亂象。為此,中國需要進行持久不懈的工作,以取得國內外輿論的理解。

  俄羅斯將閱兵納為軟實力的表現

  蘇聯最著名的閱兵就是當納粹圍攻莫斯科,莫斯科的士兵與將軍在接受閱兵儀式之後,就馬上奔赴戰場,這同時還創造實彈閱兵的先例。1941年11月,蘇聯在德軍轟炸下仍然舉行閱兵,史達林在紅場的列寧墓上發表慷慨激昂講話,鼓舞人心,全場歡呼聲響徹雲霄並且透過廣播傳向全世界。

  2005年,普京為了讓西方國家領導人出席閱兵,持續與西方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特意把國防部長換成文職出身的伊萬諾夫,使得紅場閱兵出現第一位穿西服的國防部長檢閱軍隊的畫面。這期間西方錯誤認為俄羅斯不會很快崛起,還是個泥足巨人,這期間西方放心讓國際能源保持高價,賺取新興國家的利潤,但這恰恰保證了俄羅斯經濟的整體平穩運作。

  2015年烏克蘭危機之後,俄羅斯地緣政治的擴張與北約東擴發生了正面衝突,此時中俄的緊密關係可以透過閱兵來向全世界展示,普京的亞洲外交也向世界展露無遺。金磚國家雖不是反美聯盟,但代表了新興國家的多極化時代的來臨,其軟實力的展示必然是閱兵,而且在媒體異常發達的今天,美國民眾、西方國家的各個單位、日本的民眾都會了解,閱兵是新興國家贏得未來國際尊重的儀式,絕對不可能被美國的某些勢力、日本政府的故意誤判解讀為窮兵黷武。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本人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當前全世界都在紀念二戰結束70週年,他此前也曾參加過多次相關紀念活動,吸取歷史教訓創造光明未來,是他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應有之義。當世界政治轉向單級與多級並存的時代時,新興國家並不能夠向西方國家內部有效傳達這些資訊,周邊國家對於這個方向也並不確認的時候,適時的閱兵可以在保證和平的狀態下,把新興國家的戰略資訊有效傳達到周邊國家與西方國家。現在世界範圍內,需要傳達、並且能夠有效傳播的大國就只有中俄兩國,這也是為什麼中俄兩國比較偏愛閱兵。

  閱兵是展示國家利益與國家意志的主要陣地

  冷戰期間,閱兵屬於地緣政治鬥爭的延續,冷戰後則是展示國家利益與國家意志的主要陣地。美國沒有閱兵的原因有三個:首先,美國的聯邦法制使得部署于各州的國防資源很難進行集結;其次,是美國的精英政治基本上可以保證國家利益,而且在很多戰爭中,美國一般都會保持中立狀態,如在一戰、二戰前期,美國基本上都保持中立的狀態;再者,美國基本上為移民社會,在最近四十年內很多的黑人、拉丁裔大量加入軍隊。根本上説,美國沒有閱兵主要因為二戰之後美國與亞洲各國所建立的各種條約與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還依然起作用。

  當普京總統在今年五月做出宣誓之後,九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再次確認中國對於二戰的真正態度,確定未來“一帶一路”政策的真正方向。美國的國防部、國會一般是反對二戰後的世界秩序,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美國其他的部門及智庫並不反對單極及多級共存的現狀。這樣中俄在勝利節及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來前後宣佈,使得美國、歐洲國家基本上得到了非常清晰的答案,這對於世界的和平反倒是産生重大的貢獻,可以避免讓一些美國的部門、智庫出現混淆視聽的觀點,防止再次出現另一個邱吉爾來宣佈冷戰的開始。現在世界逐漸變為單級與多級並存的狀態,中國的抗戰閱兵主要是希望世界各國對於中國作為二戰的戰勝國産生認同感,儘管一些國家的領導不能夠出席,但在閱兵中所展現的軍心、民心與國家富強決心將可以讓周邊國家感受到。(吳非 胡逢瑛)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