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所長吳白乙做客"中經線上訪談"節目。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記者秦陸峰)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吳白乙教授近日在做客中經線上訪談時表示,中美在拉美地區得更多是一種優勢互補的關係,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來對拉美進行投資。但在糧食市場中,美國擁有定價權,中國比較被動。
1月8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實現中國在拉美地區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的目標。那麼中國的企業投資到拉美地區,會不會面臨著跟美國之間有這種競爭關係呢?
吳白乙説,美國早已經跨過了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産業結構,進入到資訊時代,現在美元在整個世界的交易、計價、儲備以及信用體系當中仍保持著老大的地位,拉美地區很多國家的官方貨幣已經和美元並軌了。在美國所具有的優勢上中國也不具備,比如説美國的融資市場。
“中國某些領域過剩産能需要走出去,要填補拉美地區産業結構中的一些空白點,他説比如説委內瑞拉,製造業不發達,人民生活當中需要日用品、工業製成品,甚至包括手紙,這些産業是拉美地區是急缺的,而美國又無法提供。”他説。
在某一些領域上,中美會有一些競爭,但中國是後來者,被西方的大公司搶佔了先機。吳白乙認為,中國和美國是無法競爭的,或者換句話説要競爭,可能要有待時日,中國的企業有很大的雄心,也在這方面在做嘗試,但是僅僅是開始,而美國早已經遙遙領先了。
“比如在糧食生産領域,拉美的農業産業,基本都處在美國公司的採購鏈當中,中國從拉美進口的糧食的定價、供應以及物流系統都是美國公司所提供的。中國可能是一個很慢的烏龜在那爬,美國是一個跳得很快的兔子,但是中國有這樣的一個雄心壯志。”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