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發出紐約時報廣場新年倒計時後地面一片狼藉的畫面,在中國網路上引發了一場耐人尋味的討論。“大型活動後處處垃圾一片狼藉”的場面,向來似乎都用於描述國人的公共表現,成為國內媒體批評國人缺乏文明素養的有力論據,讓GDP世界第二的中國人感到我們的文明素養其實與美歐等發達國家還有很遠距離。
可沒想到,向來被一些媒體當成國人學習榜樣的美國人,竟然也亂扔垃圾。這立刻讓一些同胞興奮異常地找到了“自信”,還狂轉圖片,其興奮之情掩飾不住那種洋洋自得的反諷:都説美國人文明素養多高多高,原來不過爾爾;看到亂扔垃圾就罵國人,國人其實被冤枉了。轉發這些圖片時,標題中所用的“也”字,把那種病態心理暴露得淋漓盡致——終於逮到了美國人也扔垃圾,終於證明美國人被神化了,終於把美國人也拉到了跟我們一樣(也不講文明也亂扔垃圾)的層次。
其一,千萬不要以這種揚眉吐氣的比爛心態來看待“美國人也亂扔垃圾”,誰亂扔垃圾都是壞的行為。而且,美國人亂扔垃圾,不能據此得出“反正大家都一樣”,我們做得已經很不錯了,可以毫無心理障礙地亂扔垃圾;其二,紐約時報廣場新年倒計時後地面一片狼藉,不能據此就得出“美國人都喜歡亂扔垃圾”的結論,正如不能説“中國人都喜歡亂扔垃圾”一樣,但不爭的事實是,我們更多更廣地看到國內公共場所出現亂扔垃圾的現象。其三,無法通過“美國人也亂扔垃圾”來回避國內很多人文明素養確實偏低、亂扔垃圾確實很普遍的現實。
“美國人也亂扔垃圾”的場面,確實應該讓國人反思“過度美化美國”的問題。過去因為資訊的閉塞和傳播的障礙,加上落後國家對發達國家的盲目崇拜,多數國人對美國的印象都是在想像中完成的:好萊塢大片的描述所拼湊的圖景,在美國沒待上幾天的膚淺印象,甚至根本沒去過美國的人夢遊般的想像,加上一些段子以訛傳訛,使國人對美國的想像充滿著各種美化。隨著資訊的開放和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國人對美國的了解不斷加深,逐漸看到了越來越真實的美國,如美國也有嚴重的歧視,也有警察打人,也有官員腐敗,也有很高的公務消費……
在網際網路使資訊越來越開放後,國人正在扭轉對發達國家非對稱的完美想像,逐漸在開放、透明的資訊下打破對世界的標簽化想像。更重要的是,中國的重新崛起使國人能去除“自我邊緣化”的弱者想像和仰視視角,能在一個平等的視域和自信的情感基礎上重新審視世界和看待西方,從而建構一個相對完整和真實的對世界的想像。這種視域轉移也涉及對整個世界的認知,比如:德國人並不像傳説中那樣都那麼嚴謹守時,英國人也不都像網上説的那麼紳士,日本人也有很多不靠譜的……
認識一個真實的西方和世界,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在認知別人中迷失自我。“如何看待美國和世界”與“如何看待中國自身”這兩個命題常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如何看待“美國人也亂扔垃圾”與“如何看待國人亂扔垃圾”也是聯繫在一起的。中國某些人看世界,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過去的文化和文明自卑走向一種盲目的自信甚至自大。一些人大國心理的過度膨脹,不是尋求苦練內功築強根本,而是對外尋求文明自信,通過找別人的問題、挑別國的刺兒、暴露別人的短處來滋養虛妄的自尊和自滿,通過展示別人的問題來掩蓋甚至洗白自己的問題,用“大家都差不多”、“甚至還不如我們”來自欺欺人。在某些人看來,中國GDP世界第二了,可以秀一秀肌肉,從而獲得批評別人的資格。這種暴發戶心態是要不得的。
中國人看待世界和自我,需要不卑不亢,需要克服那種自卑後的膨脹自大感,避免病態的文化自滿和自大。中美都是世界大國,美國作為傳統和當下的超級發達國家,無可避免地會成為中國在各方面比較的對象。二者的比較需要基於客觀的認知,既不是像過去那樣簡單的道德自貶和盲目的制度崇拜,不要動輒美國如何如何,也不是走向另一個極端去貶低美國、逢美必反,好像把美國打倒了我們就自然而然地強大了。美國作為最發達的國家,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比如文明素養方面。雖然某些美國人也亂扔垃圾,但從整體文明素養來看,中國確實落後於美國,美國人還是我們的老師。
如果能從“美國人也亂扔垃圾”的畫面中看到“亂扔垃圾”之可憎可恥,從而想像出別人看待國人亂扔垃圾時的憎惡之情,進而産生“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千萬別再讓人笑話”的民族自尊感時,我們就朝文明更進一步了。(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