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向東靠攏,中埃合作宏圖可期
自“阿拉伯之春”以來,阿拉伯世界加快了“向東看”的步伐。在此大背景下,中埃經貿交流近幾年來增長迅速,2013年雙邊貿易額突破100億美元,今年則有望邁上新臺階。目前,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埃及最大的貿易夥伴。
塞西今年6月就任總統以來,埃及政府著力振興經濟,重視吸引中國投資,引資方式比以往更多樣、推介活動更加頻繁。埃及內閣專門成立了由總理領導、以內閣多名部長為成員的中國工作小組,以研究同中國開展政治、經濟等多領域的合作。今年9月,埃及投資部長在北京召開投資説明會,鼓勵中國投資者更多前往埃及投資。12月9日,在塞西訪華前,埃及派出四位部長前往北京“打前站”,商討引資事宜。而原定於明年2月舉行的經濟峰會,也因恰逢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春節而改為3月舉行,以確保中國等亞洲國家投資者能夠前來參加。
臨近歲末,塞西再次為推動埃及經濟發展、平衡外交而奔波,這一站他選擇了中國。對於中埃雙方來説,塞西訪華是一個為世界所矚目的雙贏的外交事件。中埃關係從此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意味著雙方在更多、更廣的領域將展開務實深入的合作,雙方的互動往來將更加頻繁。
在一些埃及人眼中,此訪無疑是埃及人在2014年終總結中應大書特書的一筆。
埃及前駐華大使馬哈茂德 阿拉姆等專家認為,埃及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亟待更新發展的基礎設施,而中國擁有成熟的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兩國在加強經濟合作方面大有可為。
薩拉馬認為,塞西訪華是必要的、成功的。中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事件。相信塞西訪華所簽訂的一系列協議真正開始實施時,兩國都將受益。
中東政治研究中心負責人、政治專家阿馬爾 阿裏 哈桑認為,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大舞臺上表現愈發突出,事實上,不只是塞西,過去這些年來埃及歷任總統一直對中國非常重視。埃及深知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把投資、援助和交流同干涉他國內政掛鉤。中國的政策注重國家利益,不會像美國那樣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設計別國的發展道路。而塞西尋求平衡的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同世界主要國家的關係,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不會把雞蛋放在美國這一個籃子裏。
哈桑説,塞西的出訪表明,埃及決策層已經深深意識到中國對於中東地區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埃及和中國的合作不會僅限于經濟、投資和貿易層面,今後還有可能開展軍事合作。
塞西訪華期間,埃及當地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網站不斷播送訪問動態和成果,吸引了許多埃及民眾的注意。易卜拉欣對説,埃及同中國一樣都是友好、好客的國家,兩國都不像西方國家那樣謀求世界霸權,兩國在發展和減貧等多方面有著共同語言。中國人民一直致力於勤奮工作和經濟發展,埃及應該學習他們的經驗。
在莫尼斯看來,塞西訪華對埃及的經濟來説是件好事。“中國人工作非常勤奮,給他們一個任務他們一定會按時完成。”莫尼斯曾來過中國,中國人的守時、勤奮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莫尼斯亦對塞西稱讚有加。“他是軍人出身,有著良好的組織紀律性,我們對他的執政很期待。”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