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施的慰安婦制度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中最醜陋、最骯髒、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世界婦女史上最為慘痛的記錄。日本政壇上總有一部分人,妄圖否認日本軍隊強徵慰安婦的事實,撇清國家與慰安婦制度的直接關係,從而淡化侵略歷史,推卸歷史責任。但在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此等推卸責任的伎倆只會暴露日本政府的無賴面孔,為世人所不齒。
遭拒的聯合國提議
日本25日拒絕了聯合國機構要求其承擔慰安婦問題全部責任的提議,説它沒有義務那麼做。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日前在日內瓦呼籲日本為二戰時期的慰安婦問題承擔責任。
日本外務省表示,人權事務委員會在慰安婦問題上援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但日本1979年才加入該公約,該公約不應適用於發生在1979年之前的問題,包括慰安婦問題。
日本的態度在意料之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07年就試圖否認強徵”慰安婦”,引發國際社會批評。 2013年5月13日,大阪市長橋下徹聲稱,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招募”婦女充當隨軍“慰安婦”即性奴隸的制度“對維持軍隊紀律而言有必要”。
2014年1月,NHK新任會長籾井勝人甚至稱慰安婦在“哪個國家都曾有過”,試圖為日軍洗脫罪行。
安倍晉三還在今年6月9日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批評自民黨前總裁、前眾議院院長河野洋平在慰安婦問題上的做法給後代留下了很大的禍根。
淡化責任的“努力”
日本《廣辭苑》對“慰安婦”一詞的解釋為“隨軍到戰地部隊,安慰過官兵的女人”。而更多的學者給“慰安婦” 一詞作的定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是日本軍隊專屬的性奴隸。
據國內研究慰安婦問題的學者蘇智良統計,日軍強徵慰安婦40萬左右,中國婦女佔20萬,朝鮮半島婦女14-16萬,“搶、騙、擄”的其他國家女性還很多,包括東南亞婦女、少量白人婦女等。
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日本政府分別於1992年7月和1993年8月,兩次公佈了對“慰安婦”資料進行調查的結果,承認在日本仍然存有關於“慰安婦”的檔案資料,這些歷史資料無可辯駁地證實了日本政府和軍隊與“慰安婦”問題的直接關係,從而證明了“慰安婦”的強迫性質。
1993年,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就“慰安婦”問題調查結果發表談話,承認日本軍隊直接參與在朝鮮半島、中國等地設置“慰安所”及強徵當地婦女充當“慰安婦”,並對此表示道歉和反省。
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日本右翼保守勢力肆意歪曲戰爭歷史甚至美化侵略,日本政府的態度總的趨勢是回避和推卸戰爭責任。而兩者的互動,形成一股為侵略戰爭歷史翻案的逆流。
日本政學兩界一直有許多人堅持認為:慰安婦的募集不是國家、軍隊行為,而是民間“業者”的自發行為;政府、軍隊層面不存在“強徵”。所以,不存在政府層面的道歉、謝罪問題。
歷史豈容篡改?
其實,慰安婦問題是非常簡單清楚的歷史事實,只是日本政府對侵略戰爭歷史的“三不政策”——不認罪,不道歉,不賠償——將其複雜化。
日本政府還通過《學習指導要領》和教科書審定制度對歷史教科書編撰工作進行“指導”,使得中學歷史教科書出現全面“改惡”的現象。七種初中歷史教科書中只有三種保留了對慰安婦問題的表述,但表述也是含糊不清,如“曾有過慰安設施”、“強制女性在那裏工作”等。
但這並沒有泯滅日本民眾的良知。
日本首都東京一家博物館正在舉辦一個為期5個月的“慰安婦歷史展”,詳細介紹了慰安婦制度如何隨著日本在亞洲的侵略進程而産生、演變以及運作模式,同時展出了一系列相關歷史證據,例如日軍士兵證詞、慰安婦陳述、軍用物品等。意在提醒人們、尤其是日本青少年勿忘歷史、正視歷史。
去年,研究原日軍“慰安婦”問題、試圖追究日本政府責任的學者們在網上開設了一個介紹“慰安婦”問題的網站,對網上”否定慰安婦存在”、”並沒有強徵”等言論予以駁斥,向年輕一代傳遞正確的歷史。
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就表示,日本早該處理好慰安婦問題,日本應當向韓國和中國謝罪。
民間這些舉動並沒有動搖安倍政府的”意志”。為了篡改歷史,6月20日,日本政府還對河野談話的出臺經過進行了調查並公佈了調查報告,妄圖推翻對自己最為不利的證言。
日本在此問題上的態度正在惡化與鄰國的關係。存世的活證人不久也都將離世,日本似乎認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但實際上,這意味著歷史的傷疤永遠無法癒合。(記者 楊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