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債務危機的教訓

時間:2014-06-30 14:43   來源:新華網

  最近,美國法院裁決阿根廷政府必須全額償還所欠禿鷲基金13.3億美元違約債務,而由此判例衍生出的債務總額可能高達千億美元之巨。阿根廷政府雖據理力爭,但苦於當年債務重組地選在美國,必須接受美國司法仲裁,這一讓渡經濟主權的決定釀成了今天的苦果。

  儘管阿根廷與禿鷲基金的談判還在進行中,但可以預見的是,即便是最樂觀的結果也無法避免總額可能高達百億美元的債務。這對理論上已經陷入衰退且外匯儲備吃緊的阿根廷經濟而言,至少在未來數年內都將成為一個沉重的枷鎖。

  超出償付能力的“負債式發展”並非經濟永續發展之道,因過度負債對社會經濟造成的潛在破壞可能在此後數十年內都無法消除。眼下,阿根廷政府與美國“禿鷲基金”公司長達十年的債務違約糾紛就是最好的案例。

  上世紀90年代,阿根廷利用國際低利率環境大規模舉債,外債規模十年間增長了近兩倍。到2001年金融危機爆發之際,負債額已高達1400億美元之巨。此後,因無法還債被迫對違約債務進行重組,每年數十億美元的外債償還負擔嚴重制約了阿根廷社會經濟的發展。

  從過去十年阿根廷的境況看,經濟繁榮期,尚可用貿易盈餘還債,一旦進入蕭條期,沉重的外債負擔則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近,許多阿根廷經濟界人士都在擔憂,美國法院判決所衍生出的鉅額外債可能會對業已脆弱的國內經濟造成衝擊,進而使2001年金融危機重演。

  聯想到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低利率環境和充足的流動性,阿根廷的前車之鑒值得所有試圖利用國際資本加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警醒。反思阿根廷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倒債”危機,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可以總結:

  首先,經濟發展需要保持一定水準的投資率,而投資率與儲蓄率相關,有一種看法認為,儲蓄率高低決定經濟增長率水準。但是阿根廷人重消費、輕積累,儲蓄率不僅低於拉美平均水準,更與亞洲國家相去甚遠,所以只能依靠外資特別是外債擴大投資維持增長。此外,阿根廷人習慣把儲蓄兌換成美元存于國外賬戶也是內資缺乏的重要原因。

  其次,適度舉債能彌補發展中國家國內資本積累不足,但避免外債從“引擎”變為“枷鎖”關鍵在於維持適度的規模。阿根廷的問題在於對未來國際大宗農産品價格過於樂觀,並以此為假設盲目擴大外債規模,一旦遭遇貿易環境惡化,償付能力自然大大削弱。此外,地方財政過於獨立,發債脫離中央監控,也是導致外債規模失控的原因之一。

  再次,如果舉債能用於生産性投資,則會增強相應的償付能力,如此進入良性迴圈而避免債務危機,但是阿根廷,包括其他一些發生過債務危機的拉美國家都存在的問題是,大量外債投入了消費等非生産性領域。而且,即使投入再生産的外債中,也有相當一部分被投入到建設週期長、效益低的公共項目,加之貪腐問題使得投入無法轉化為償付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債務用於再生産目的,保持適度的規模依然重要。根據“債務拉弗曲線”,當一國外債總額超過一定規模時,國民經濟還本付息的能力將會減弱,陷入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擴大。所以,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政府對公共和私人部門舉債規模進行宏觀監控顯得尤為重要。

  自2005年對違約債務實施重組後,阿根廷搭乘國際初級産品價格高企的順風車逐步償還拖欠債務,但是2009年國際貿易形勢惡化導致其收支惡化,債務問題再次凸顯。如果此次債務糾紛得以妥善解決,阿根廷將重返國際融資市場。屆時面對資本市場的誘惑,希望這個探戈之國最終能跳出歷史的惡性迴圈。(記者 葉書宏)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