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需要“內外兼治”

時間:2014-05-27 08: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烏魯木齊發生暴力恐怖事件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22日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對中方表示深切慰問,並堅決譴責這種血腥的犯罪行為。普京説,他真誠希望繼續加強俄中在打擊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方面的合作。

  面對暴恐事件,普京可謂感同身受。雖然俄羅斯政府近年加大了打擊力度,但其境內暴恐事件仍時有發生。俄聯邦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近日透露,僅2014年第一季度,俄聯邦安全局就成功防範恐怖襲擊19起,繳獲了自製爆炸裝置79個、炸藥250多公斤、武器500多件。今年4月7日在俄聯邦安全局局務會議上普京承認:“俄反恐形勢仍很複雜。地下恐怖組織儘管遭受很大打擊,但仍然有能力針對平民發動大規模恐怖襲擊。”他説,“極端激進主義團夥不但企圖在北高加索加強活動,還企圖向其他地區滲透。他們竭力挑起民族間和宗教間的衝突,利用現代化的通訊技術在年輕人中間大肆宣傳。”

  對車臣恐怖分子放狠話、出狠招、下狠手,是普京反恐戰略的一個主要特點。實際上,無論是反恐決心、反恐經驗,還是反恐力度、反恐手段,俄羅斯都素以強硬著稱。普京有關反恐的很多話至今仍廣為流傳——“如果在廁所裏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溺死在馬桶裏”。“司法機構要把恐怖分子從下水道中挖出來,讓他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俄絕不會同恐怖分子談判,任何一個有尊嚴的國家都不會這樣做”。

  但是,俄反恐形勢似乎總給人一種“捷報頻傳、爆炸不斷”相互交織的印象。一位俄羅斯朋友曾對筆者説:“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我們都必須作好與恐怖主義長期共存的思想準備。這就是生活,我們別無選擇。”

  反恐近20年,為什麼恐怖陰影在俄羅斯依然揮之不去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俄反恐形勢與國際整體反恐形勢有著密切聯繫。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國際恐怖威脅有增無減;阿富汗問題的“外溢效應”,也使一些恐怖分子向臨近俄羅斯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蔓延。這些因素,客觀上使中亞及周邊地區的反恐形勢更加複雜化。此外,隨著美國把戰略重點從反恐向傳統安全方面調整,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的兩場戰爭,以及阿拉伯世界動蕩中滋生出的新一代恐怖主義勢力,也逐漸把目標擴大到美國以外。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歐國家的反恐雙重標準,也為威脅俄羅斯的恐怖主義組織打造了“生存空間”。去年美國波士頓爆炸案發生後,普京曾明確表示,俄羅斯是國際恐怖主義的受害者,而且是第一批受害者,但是,“令我氣憤的是,恐怖分子在我國領土上犯下了殘暴、血腥、惡劣的罪行,我們的西方夥伴、西方媒體卻稱他們為起義者。”。普京甚至表示,某些西方國家向恐怖分子提供了資訊、財政和政治支援,“有時是直接支援,有時是間接支援。這種支援總是伴隨著恐怖分子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

  其實,在“911”事件發生後,如果沒有俄羅斯對中亞的“開放”,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很難進行得那麼順利。當時,美國把反恐提升為國家安全第一要務,明確提出“不支援美國反恐就是與美國為敵”。美國向恐怖分子宣戰,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支援和配合,並構建起以美國為主導“國際反恐陣線”。但時至今日,美國卻有點“傷疤未愈已忘疼”,在本國反恐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卻又對其他國家玩起了“反恐牌”,甚至把恐怖組織分為“好的恐怖組織”和“壞的恐怖組織”,以美國的私利為標準對恐怖組織分類並區別對待。在反恐方面的雙重標準,對國際反恐合作的傷害是深刻的。

  顯而易見,恐怖活動往往具有跨國性和全球性特點,這表明在反恐領域的國際合作顯得特別重要和必要。反恐目標不是一個國家單憑一己之力就能實現的。一個國家無論大小、強弱,加強國內反恐能力建設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斬斷國內恐怖主義勢力的國際觸角,恐怕也難以防止恐怖主義死灰複燃。所以,要想實現國家太平、世界太平,世界各國依然迫切需要在反恐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合作,需要得到更真誠的支援。只有每個國家都真正做到“內外兼治”,才能讓本國公民遠離恐怖威脅。(關健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