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億選民、93萬個投票站、1000多萬安保力量、500多個政黨、36天……被稱為“世界上最大規模選舉”的印度大選,將於5月12日結束投票。漫長的選舉過程既是各個政黨角逐議員席位的博弈,也是印度發展政策的重新選擇和再定位。但無論誰是這場“馬拉松”式政治長跑的贏家,如何實現“強國夢”都將成為當選者必須解答的考題。
夢想很豐滿
談起印度的“強國夢”,世人多會援引其開國元勳尼赫魯70年前的斷言: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一直憧憬著實現自己的“強國夢”,其歷任領導人和政治領袖,也都在努力探索適合印度的大國發展之路,時至今日,印度的“強國夢”依然在路上。
作為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尼赫魯致力於建設以工業文明為基礎的現代化印度,並探索走一條“民主社會主義”強國道路;1984年上臺後的拉吉夫 甘地提出“建設一個21世紀的印度”,儘管推行受阻,但施政綱領直指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印度的軟肋;1996年瓦傑帕伊出任印度總理,他提出要使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成為“印度的10年”,並使印度在2020年成為世界大國。
而這次大選中,納倫德拉 莫迪作為最有力的競爭者,有分析認為,印度有望迎來一個有全新理念的施政者,而印度的大國夢,也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開拓。
現實很骨感
儘管一直以來,印度都懷揣“強國夢”,但是在圓夢的過程中,印度也面臨諸多不容低估的阻礙和制約因素。
大選以來接二連三的暴力襲擊,折射出印度長期以來面臨的種姓、民族、宗教等問題。在印度種姓歧視盛行,民族隔閡根深蒂固,宗教爭端盤根錯節,這都成為印度社會動蕩和騷亂的催化劑。
印度一直以“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自居,其在政治制度上與西方國家很相似,但這個制度並沒能有效解決印度的重重問題,卻更像是助長了各種問題存在的合法性,與國情並不完全吻合。
經濟因素也未成為“強國夢”的加分項,在過去30年,印度經濟平均增幅達到6.4%,2002年到2011年甚至達到7.7%。但是近一兩年來印度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經濟增長降至5%以下,物價上漲,外資撤離,盧比貶值,讓印度人信心動搖。
如何提升國際地位,增加影響力,迎接新的高速發展期?無論誰在大選中勝出,新政府都需要有正確的定位。
定位在何處
在印度大選中,外交政策很少被重視,但印度新政府要想實現其“強國夢”,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應對一個印度在過去幾年裏表現欠佳的國際環境,只有解決好自己周邊的問題,印度要在全球充當“領導角色”的願望才能實現。
印巴爭端使印度的主導地位受到鄰國巴基斯坦的挑戰,影響或控制南亞地區中小國家的軟實力還很不足。印度在領土糾紛、邊界問題和地區國際關係等方面執行強硬利己的現實主義外交立場,這種追求地區霸權的大國觀念自然不利於印度世界大國目標的實現。
實現“大國夢”不能一蹴而就,而現在印度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基於自身實力找準自己的定位。而回歸亞洲,堅持睦鄰友好,推動地區關係和諧繁榮,才是印度的明智之舉。(辛義 吳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