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首訪為何選擇東盟四國?

時間:2013-05-03 13:40   來源:解放日報

  今年3月履新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開始對泰國、印尼、新加坡和汶萊四國進行訪問。這位曾在外交部亞洲司前後工作了10多年的外長,對亞洲事務的精通和掌控問題的能力早已廣為人知。此外,這是他接任外長後的首次出訪,目的地的選擇透露出當前中國外交工作的重心。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曾以此言説明中國“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思路,而觀察中國新領導層上任以來的周邊外交工作,中國同東盟國家的交往可謂密切。

  在王毅此訪之前,文、柬、緬等東盟國家領導人密集來華訪問並出席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大會。4月初,第19次中國—東盟高官磋商也在北京舉行。

  東盟十國裏,與中國關係相對密切的要屬柬埔寨、緬甸和寮國,但王毅首次出訪卻選擇了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相信這與上述四國在東盟組織裏扮演的角色有關。

  汶萊是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將負責籌辦本屆各項東盟會議,擬定議程;泰國則從去年起接替越南,成為中國與各國之間的協調國;印度尼西亞近年來在維護南海安全方面,扮演相對中立的角色。在遇到爭議時,印度尼西亞作為東盟大國,表態也相對中立;而新加坡素有東盟“大腦”之稱,今年6月將是“香格里拉軍事對話”的東道主,屆時亞太各國防長也將討論亞太區域安全問題。

  一個穩定的東南亞對中國而言才是有利的,以利益劃線的政治對立遊戲並不符合這一目標。從長遠關係來看,中國與東盟的互利合作前景廣闊。但是,在合作的主流中,雙方也面臨一些需要溝通的問題。

  例如,中國與東盟國家中的幾個鄰國之間存在海域劃界和一些島礁主權的爭議。王毅此訪將説明中國在此問題上的原則立場,這就是中國將堅定維護在南海的主權,反對南海問題國際化,通過雙邊外交途徑和平解決爭議,同時尋求四國乃至其他東盟國家對中國立場的理解與支援,以避免東盟在南海問題上抱團對抗中國。

  上月,第22屆東盟峰會在汶萊閉幕。會後發表的《主席聲明》在南海問題上呼籲中國儘早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準則”以避免爭端。

  而翻翻東盟憲章,其規定東盟國家要保持一個目標、一個聲音、一個身份,但是這僅限于涉及到東盟整體利益的立場。南海問題並沒有涉及到東盟整體利益,是中國與個別東盟國家之間的問題,不具有普遍性。從這一點來説,“南海行為準則”不是能輕而易舉達成的文件,也不是一方強加給另一方的東西。中國一直對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持開放態度,既努力推動,也會非常謹慎,條件成熟時也願意簽署。

  最後,我們不能忽視王毅訪問東南亞的國際背景。美國“重返”東南亞,實行亞太再平衡政策,全力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取代東亞地區一體化;中日關係目前矛盾突出,日本也在東南亞做文章挖中國的墻角,平衡這些負面影響也是王毅訪問東南亞要考慮的因素。  (海口經濟學院東盟研究所 沈世順 池亞光)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