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國際金融體系主導者,美國不能只是一門心思盤算本國眼前利益。
北京時間13日淩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推出新的債券購買計劃,即第四輪量化寬鬆(QE4)。QE4的出臺,意味著美元“印鈔機”運轉將再次提速,加劇人們對全球金融體系,特別是匯率穩定的擔憂。
QE4齣臺正值新一波“貨幣戰爭”言論甚囂塵上之時。英國央行行長默文 金日前表示,許多國家正試圖通過干預匯市的手段來壓低本國貨幣,明年全球貨幣戰爭可能進一步激化。早在美聯儲推出QE3時,巴西財長曼特加就表示,新一輪貨幣戰爭的導火索已經點燃。今年下半年以來,歐美日等一些發達經濟體更是相繼為“印鈔機”提速,“貨幣洪水”逐漸形成。新興市場國家面臨匯率壓力,通貨膨脹風險升高,出口阻力明顯加大。
QE4被認為是史無前例的大動作。美聯儲首次將央行的政策目標和美國失業率及通脹率的具體目標進行綁定,美國失業率不降到6.5%或通脹率上升到2.5%之前,貨幣寬鬆政策就不會終結。
QE4在一定程度上對美國墜落“財政懸崖”風險形成對衝,但它暴露了當前美國政治體制的嚴重內耗。美國國內政治議程對其參與處理全球問題的拖累和干擾越來越多。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就因美國大選而被延誤。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國際金融體系主導者,美國明顯缺少精力考慮其政策的全球效應,只是一門心思盤算本國眼前利益。
美國不是沒有能力解決“財政懸崖”問題,這個全球實力最強的國家更不會從此就一落千丈。美國帶給世界的麻煩在於,在現有體制下,兩黨的較勁將會使這個國家未來的決策更加內向。美國政策的內向化,很可能加大對世界的困擾,制約包括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在內的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解決。
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近年來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秩序依然任重道遠。增加發展中國家發言權,降低國際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達成實質性成果,建設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符合美國自身的利益,也需要美國的積極參與。
美國一向將自己標榜為一個“對全球負有使命感的國家”。現在,到了考驗華盛頓“使命感”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