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資源民族主義”重燃

時間:2012-07-13 11:04   來源:新華國際

  另一方面,去年5月1日,玻利維亞繼阿根廷之後宣佈對西班牙供電企業的子公司TDE公司進行國有化,這給西班牙政府帶來了新的難題。玻利維亞擁有以錫和天然氣為代表的豐富的自然資源,其鋰儲量佔世界的一半以上。鋰是製造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蓄電池所必須的稀有金屬。玻利維亞的資源民族主義傾向也會對日本高技術産業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在觀察南美資源民族主義傾向時,最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的動向。隨著巴西發現大型深海油田,其國內資源民族主義情緒正在日益增長。連續兩任總統——盧拉和羅塞夫修改了過去與外資企業簽訂的權益分成合同,轉而由國營:企業擁有30%以上的權益,且由國營企業擔任主開採商,加強了國家對石油資源的管理。

  最近,不僅是石油資源,在日本從南美進口最多的資源——鐵礦石方面,也出現了同樣情況。巴西大型資源企業淡水河谷公司的卡拉雅斯鐵礦等礦山今年4月開始引入礦産稅,顯示出巴西全面加強資源控制的姿態,這是令人恐懼的動向。南美全境似乎已經都被資源民族主義浪潮所吞噬。

  中國提供支援在可以説是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各國,這種資源民族主義的情緒是共通的。

  他們的理由都是“歐美企業造成了本國國民的貧困”。因此,國有化受到了國民的喝彩,這是一種迎合大眾的政策。他們的想法是:在以中國為首的反歐美國家的合作下,可以將寶貴的礦産資源從貪婪的歐美企業名下奪回到國民的手中。

  實際上,阿根廷開採頁巖氣所需的上百億美元資金,有部分就是從中國國營企業中石化和中海油獲得的。委內瑞拉奧裏諾科河流域的超重質原油開發項目也尋求了中國資金幫助。作為回報,委方承諾每天向中國提供上百萬桶原油。

  確實,中南美各國到處都面臨高失業率、貧富差距拉大等困擾。在此情況下,打擊擁有較多資源的歐美企業,是快速加強政權基礎的有效政策。但是,如今歐美企業正在相繼撤退,委內瑞拉、厄瓜多等國的原油産量正在下降,這些國家將陷入無法取得歐美發達國家企業最先進石油開採技術的困境。此外,YPF國有化之後,阿根廷的評級下跌為“負面”,而YPF的股價也跌至2012年初的一半左右,面臨嚴峻的形勢。

  不過,即使原油産量暫時減少造成國家收入縮水,國民的不滿也會指向歐美發達國家,繼而形成負面的“連鎖反應”。因此,中南美洲的資源民族主義風潮暫時不會消退。

  原本,阿根廷的YPF公司也曾打算進行民營化,以避免國有企業的低效率。

  而在目前這樣的資源民族主義氣氛下,國有化根本無法保證該國中長期能源收入得以改善。如今,中南美各國已經是國際資源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國營企業的低效成為造成資源開發停滯的重要原因,這將會成為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從這一角度來説,可以説世界正成為資源民族主義這一危險的南美大眾政治的“人質”。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