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辯論空前激烈 奧朗德“不敗即勝” 法國大選:薩奧熒屏“貼身肉搏”
被薩科齊陣營視為“最後一場決定性戰役”的電視辯論果然成為一場激烈的肉搏戰。從辯論開始不到五分鐘,奧朗德和薩科齊就開始提高音調、祭出最強烈的詞彙相互攻詰。民調中處於落後狀態的現任總統薩科齊不出預料地採取咄咄逼人的全面攻勢,但令人意外的是奧朗德一反平時給人“圓滑、柔弱”的“好好先生”印象,極為強硬地針鋒相對、毫不退縮,甚至展現出反唇相譏的機智,令人大跌眼鏡。
法國媒體將此次電視辯論評為“1988年以來最為激烈”、也是“最為具男子氣概”的一次對決。事後左右兩大陣營各稱自己獲勝,而法國媒體則給予奧朗德評價:“略微優勢”。但專家們大致贊同的一點則是“辯論未能對最後投票起到決定性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奧朗德來説顯然就是“不敗即勝”。
一位曾經為密特朗的三次電視辯論做過顧問的法國媒體專傢俬下告訴記者,電視辯論往往是一個“技巧比內容更為重要”的政治競選形式。一個不起眼的細節、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個無意切入的鏡頭……都有可能使電視辯論出現不應有的走向。比如上次辯論時,社會黨羅亞爾要求將空調溫度調到某個節點,結果怕熱的薩科齊就不斷出汗,導致畫面上薩科齊油光滿面、形象不佳。這次電視辯論接受了這一教訓,讓兩個候選人每人一台空調。又如在密特朗對希拉克的辯論中,由於鏡頭的切換,使説話的一方所表達的含意,被聽話一方以誇張的面目表情所扭曲。因而這次辯論規定,鏡頭不許在一方説話時,播出其對手的畫面。這位專家説,諸如此類的細節,如果不注意的話,往往會對辯論造成畫面外的意想不到的破壞作用。甚至坐椅的高低、麥克風的音量等等出現問題的話,都會導致某一方的失敗。為此,本次辯論動用了多達25台錄影機,並規定主持人不能打斷辯論雙方的講話,他們的唯一作用是照本宣科地念出辯論主題,然後就是看著秒錶,提醒雙方所剩下的時間,因為雙方用時必須是一樣的。
辯論長達近三個小時,共分為經濟、社會、執政方式和對外政策四個方面。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有三個方面:
一是數字戰。奧朗德和薩科齊都表現出對自己所談主題的嫺熟掌握,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雙方提出的數字幾乎都有衝突,從失業人口到法國公共債務,兩位候選人都異口同聲地指責對方“撒謊”,最終使電視機前的選民雲裏霧裏,始終不知道到底誰説的是真話。
二是“小句子”滿天飛。法語中的“小句子”的含意,是指對辯論對手的諷喻。如奧朗德在多次提出薩科齊五年政績不佳、遭到薩科齊反駁時,奧朗德説,“你總是對自己很滿意,儘管法國人民不滿意。”薩科齊反駁説“這是謊話,我並沒有對自己始終很滿意”,奧朗德抓住這個把柄,説:“噢,那你對自己很不滿意啦?那我向你道歉,我説錯了,原來你對自己(的政績)很不滿意。”弄得薩科齊不知如何應對。
三是相互攻訐。薩科齊多次重復指責奧朗德是個“説謊者”,而奧朗德則指責薩科齊“分裂法國、執政不力、挑起爭端……”最有趣的一段對話,是薩科齊提出不能信任“一個曾那麼狂熱地想推出卡恩作為候選人的社會黨”,不料奧朗德早就等著這句話,“不是你將卡恩推薦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嗎?”“可是我在此之前並不了解他,而你卻很了解他……”薩科齊進行了反駁。奧朗德卻又抓住這句話:“我怎 麼會了解卡恩的私生活呢?你了解你的下屬的私生活情況嗎?”
這場辯論結束後,很多專家都 在等待辯論後的民意調查結果。但從總的趨勢看,一場辯論要扭轉薩科齊的劣勢顯然是不夠的。難怪薩 科齊要求辯論三場。但從昨天的情況來看,三場也未必能使薩科齊佔上風。(記者 鄭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