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前馬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我是巴拉克 奧巴馬總統,我也想用慢調説唱這條新聞。”當美國總統奧巴馬掀開帷幕登臺亮相時,全場的歡呼和尖叫聲不亞於歡迎一位超級搖滾明星。
24日晚,奧巴馬出席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一檔深夜脫口秀節目,並罕見地與主持人吉米 法倫和美國著名的樂團“The Roots”聯袂演繹了一場説唱節目。
奧巴馬用這種時尚的方式將這兩天自己力推的減輕大學生貸款負擔的觀點融入到整個節目中,此刻他更像一位壓軸明顯,而不是美國總統。
舞臺下的大學生們直呼“太酷了”。就連美國主流媒體也圍繞奧巴馬的“酷”大做文章。
華盛頓郵報政治觀察員席利薩在25日發表的文章中寫道:“2012年的總統大選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奧巴馬總統很酷,而羅姆尼不酷。”
他説:“從第一印象看,兩黨總統提名人之間‘酷’的差距似乎有利於奧巴馬總統,畢竟你更願意選擇哪個:學校裏最酷的那個傢夥還是阿萊克斯 基頓?(基頓是美國電視情景喜劇《家庭關係》中虛構的一名思想保守的青少年。)”
奧巴馬的“酷”顯然不僅僅是外表上的,25日當他在艾奧瓦大學再次透露自己年輕時債臺高築直到8年前才還清學生貸款時,不少大學生驚呼“原來窮小子也能當總統,太勵志了!”
自高大帥氣的奧巴馬在政壇上嶄露頭角以來,“酷”這個字便與他結下不解之緣。2009年美國第六版的《UCLA俚語詞典》甚至將“奧巴馬”三個字列為形容詞,意為“酷”,從此他成了“酷”本身。
很難評估“酷”到底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給了奧巴馬多少幫助,但那一年“支援奧巴馬”的確成了時尚。
但若就此判斷奧巴馬將再次勝選顯然低估了美國政治的複雜性。“酷”有時可以加分,有時卻是“負資産”。共和黨對手就試圖將奧巴馬描繪成一個不會處理經濟的“奶油小生形象”。
“如果在選舉日選民認為奧巴馬是酷的那位,那麼羅姆尼就是有能力的那一位,奧巴馬將輸掉(大選)。”共和黨的媒體顧問邁克 墨菲説:“我們正選擇一位能帶領我們走出經濟困難期的總統,而不是選擇一個舞會之王。”
羅姆尼也正在發出類似的資訊,他説:“4年前,奧巴馬在希臘式的柱子前用‘希望’和‘改變’的滿嘴承諾讓我們頭暈目眩,但當我們回到現實中,在慶祝和遊行之後,我們怎樣評價奧巴馬總統3年半的表現呢?”
顯然,羅姆尼不如奧巴馬“酷”,但他也有自己的資本——“富有”。有媒體稱,他的財富相當於尼克松、福特、卡特、裏根、老布希、克林頓、小布希、奧巴馬總和的兩倍。
羅姆尼正小心翼翼地用好“富”的優勢,不僅僅是在競選中一擲千金的豪氣,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作為一名成功企業家在處理經濟方面的優勢。他的團隊一直在宣揚他在經營“貝恩資本”風險投資公司時,曾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因此懂得如何創造就業。
在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羅姆尼的“富”擊中了奧巴馬的軟肋,他在商界的順風順水凸顯了自己處理經濟的才幹,而他在馬薩諸塞州任州長和在鹽湖城冬奧會兩次力挽狂瀾的精彩表現也再次證實了這一點。
不過,“富”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眼下經濟不振之際,一旦“仇富”心理被激發,他將無翻身之力。奧巴馬的團隊目前正極力將他描繪成一個脫離蕓蕓眾生、不知人間疾苦的“傲慢富翁”形象。
最近,奧巴馬一直在倡導“經濟公平”,批評富人繳稅太少,他還多次講述自己的“貧寒出身”,並用“自己不是含著銀勺出生的人”來與“富二代”羅姆尼劃清界限。
那麼,在美國人眼中,酷酷的奧巴馬與富富的羅姆尼究竟誰更勝一籌呢?最新民調顯示,奧巴馬的整體支援率領先羅姆尼7個百分點,但在處理經濟方面的支援率則落後羅姆尼4個百分點。可見,雙方勢均力敵一時難分高下。
隨著羅姆尼基本鎖定黨內初選的“勝局”,當他的“富”遭遇奧巴馬的“酷”,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電光火石呢?好戲才剛剛開始上演。(中新社記者 吳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