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積極充當“馬前卒”
美國最近高調宣稱“重返亞太”,意圖重建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秩序。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菲律賓積極配合美國的亞太政策,緊跟美國“重返”步伐,成為美國“重返亞太”的馬前卒和得力幹將。
頻頻出招主動配合
美國“重返亞太”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近期熱炒的南海問題就是美國介入亞洲事務的一個突破口。在所謂“保護南海航行自由”的藉口下,美國積極利用和企圖激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伺機介入南海爭端,把本來屬於中國同有主權訴求國家之間的雙邊問題擴大化、國際化和複雜化,以創造機會充當亞洲的“領袖”。
菲律賓則對美國的意圖心領神會,頻頻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多次挑起事端以取悅美國,為美國進入亞洲鋪路並製造藉口,以換取美國的支援與施捨。
菲律賓主要以四種形式配合美國“重返亞太”:頻頻在南海製造衝突、擅自在南海有爭議地區勘探石油、為南海問題國際化大造輿論、與美國大搞聯合軍演。
去年以來,菲律賓軍艦多次非法進入南海禮樂灘附近海域,並與中國漁船發生碰撞,還以“在菲境內非法捕魚”為名扣留中國漁船拒絕歸還。此外,菲還就中方有關南海的部分主張向聯合國遞交抗議書,把南海更名為“西菲律賓海”,拆除中國在南海部分島礁上設置的標識,國會議員強登南沙中業島宣示主權,等等。同時,菲還擅自允許西方公司在南海有爭議地區勘探油氣資源。在屢次挑起事端後,菲還惡人先告狀,裝成受欺負的模樣,多次譴責中國“入侵”,試圖博得國際輿論的同情。
與此同時,菲律賓不斷增強菲美軍事聯繫,包括高調向美國購買“漢密爾頓”級二手戰艦和F-16戰機,增加在南海有爭議地區附近海域的菲美聯合軍事演習,並考慮允許美國在菲增加軍事力量及部署間諜機,以“增強菲律賓的防禦能力”。近日,菲國防部長博爾泰雷 加斯明表示,美國軍事力量在亞洲的存在將對菲律賓“非常有利”。菲外長德爾羅薩裏奧説,美國的軍事存在體現在與菲舉行更多聯合軍演,及增加在菲輪換部隊的數量。
如意算盤難以如意
分析人士認為,菲律賓對美“重返亞太”給予積極配合,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政治上的需要。菲律賓歷史上曾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但美國的影響依然無所不在。美國通過殖民地時期在菲建立的經濟、文教、宗教等設施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長期對菲施加影響,菲律賓歷次重大政治事件的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歷屆菲律賓總統實際上都需獲得美國的首肯。
其次是經濟上的需要。阿基諾三世自2010年6月30日就職以來,在重振經濟方面的作為令人失望。菲政府2011年初將經濟增長目標鎖定在7%至8%的較高水準,但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認為菲2011年經濟增速將只能達到3.7%。與此同時,菲律賓的貧窮問題卻在加劇。菲政府寄希望於美國“重返亞太”能給菲這個美國窮盟友帶來更多經濟上的好處。
第三是軍事上的需要。儘管阿基諾三世政府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叫板,但卻沒有叫板的本錢。菲武裝部隊是東南亞地區力量最弱的軍隊之一,為實現武裝部隊現代化,阿基諾三世上臺後,在財政預算吃緊的情況下,大力擴充軍備。然而,對於財政上捉襟見肘的菲政府來説,進一步的龐大軍事採購計劃似乎只能靠外國施捨才能實現,而美國“重返亞太”正好為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菲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通過積極配合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既可獲取武器裝備,又可在南海爭端中拉美國做後盾。
然而,菲律賓有識之士指出,美國重返亞洲的主要目的是圍堵中國,維持其在亞洲和世界的霸主地位,並非是想真槍實彈地與同樣擁有核武器的中國決一勝負。菲當局指望美國在南海衝突中提供支援,從而不斷挑釁中國的做法是幼稚的,美國的支援只不過是嘴上説説而已,最多不過是提供情報和武器支援。美國防部官員就曾表示,一旦菲律賓與中國打起來,美國不會支援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