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指數”警示了什麼?

時間:2011-11-09 10: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日公佈了《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該報告根據健康、教育和收入水準的人類發展指數,對187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排名。其中,挪威、澳大利亞和荷蘭位居三甲,中國則處於101位。

  考慮到人類發展指數是在總體數據的基礎上計算的,無法體現國家內部不同人群中的差異情況,報告還參照一個國家內部健康、教育和收入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狀況,對人類發展指數進行了調整,並另外給出了一個調整後的排行榜:挪威仍處於首位,中國則上升到第70位,而美國由原來的第4位跌至23位,韓國也由第15位下降到第32位。

  聯合國發展計劃署發佈人類發展指數已有21年,它通過人類發展中的壽命、教育及收入高低等三個領域的指標來衡量各成員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可以比較完整地反映出各國人民的生活現狀。因而,它已成為一個越來越科學的“綜合性”評定指數,也因此越來越得到更多國家的重視。

  不可否認,中國的人類發展水準在改革開放後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同時也應看到,與經濟發展水準相比,我們的人類發展水準還比較滯後。101位也好,70位也好,與經濟總量全球第二的地位顯然不相適應。儘管目前中國在科技創新上不斷取得新進步,自主研製的首臺千萬億次電腦“天河一號”橫空出世,“嫦娥二號”奔月,“雪龍”探訪北極,“蛟龍”載人潛水器潛入深海,高鐵時速大幅攀升、“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與此同時,城市的宜居程度、百姓的幸福指數也正成為新的發展理念。但是,聯合國的數據卻表明,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在世界仍處於較落後的水準,這對於我們是一種警示,也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中國百姓生活發展尚待全面提升的一面。

  很多時候,我們過多地注重了經濟快速發展及經濟總量的提升,而忽略了我們的每人平均GDP在世界百位之後,還有教育水準及每人平均壽命等都還很低,尤其是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一直沒有達到4%這一在世界上尚屬比較低的目標。這使得中國的“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受到了制約,而“看病難、看病貴”及人們的生活福利程度較低,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平均壽命的持續增長。

  更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國當前物價上行的壓力還很大,轉變發展方式任務還十分艱巨,環境污染問題有待更加關注,八億農民的生活水準有待持續提高,教育、衛生、體育等在發展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此外,貧富差距增大的問題一直未能改變,反腐敗問題一直“形勢嚴峻”,行政成本一直比較高,法治建設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影響公平正義的問題……這些都使得我們國家的人類發展水準提升緩慢。

  “人類發展指數”不啻是一支清醒劑,警醒我們在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並不斷為此努力的時候,更加清楚地看到我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種種差距和不足,以及背後存在的諸多制約因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思路更清、定位更準、方向更明、發展更好。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