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已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據媒體最近報道,一名曾經指稱《世界新聞報》竊聽的記者肖恩 霍爾被發現死於家中。此前媒體透露,霍爾還曾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竊聽行為在《世界新聞報》"氾濫”。
令人玩味的是,為何一家已有逾百年曆史的著名報紙卻滑向竊聽之路?《世界新聞報》高層坦陳原因:《世界新聞報》內部存在巨大的競爭力,而電話竊聽則能夠提供消息。一旦某個記者通過電話竊聽得到關於社會名流的消息,他就等於拿到了打開利益交易的鎖匙,提取同等價值的新聞。而披露社會名流的隱私多,報紙當然會刺激讀者眼球,報紙的發行量也會相應增加;而廣告收入不僅與發行量、與股市價值成正比。總之,為著片面追求報紙利益,竊聽,這個令公眾討厭的不法行當就會鑽入媒體,成為一些人們樂此不疲的道具。
一家著名品牌的報紙走向“竊聽之路”,竊聽時間之長,不能不説是媒體的悲衷,也是社會悲哀。長期以來,西方媒體經常標榜自己的西方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無疑是掌了西方新聞自由一巴掌。
英國一位政治哲學家曾指出,當今時代的大多數戰爭是通過傳媒進行的。當然,這裡所説的“戰爭”泛指各種樣式的國際對抗。前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説:“誰要是不相信可以通過道義上的壓力,通過宣傳的影響來取得成果,誰就是説昏話 。”這是西方新聞自由最恰切的注腳。而今,一些西方媒體挖空心思偷取私隱,而不顧他人死活;只顧製造轟動效應,而不顧社會安定,這也暴露了其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
媒體與政府一樣,都必須講求信用,沒有信用,最終會失去公眾,失去市場。而濫用新聞自由,危及的不僅是媒體,面是整個傳媒行業和社會。西方媒體自己撕開了“新聞自由”的虛偽面具,讓人們看到了西方所謂“自由”和“民主”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