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美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雙重標準者,在傳統國際社會中如此,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亦如此。
英國《衛報》3月19日有報道稱,美國軍方正在與一家本土公司秘密研發一種新型軟體,利用偽造的用戶身份在網路上發表有利於美國的輿論宣傳。社交網站“臉譜”和微博站點“推特”將是這款新軟體“操縱”的主要目標。一旦這個軟體開發成功,一名美國軍人在登錄網站時可擁有10個“馬甲”,使其在同一地址登錄時産生與美國軍方毫無關聯的假IP地址,從而可以輕易冒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人,製造有利於美國的言論。
美國希冀在“網路戰”上有所突破,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領先全球科技的美國,完全有實力幹得出來。令人咋舌的是,在美軍如此期待借力“網路水軍”、操弄網路輿論的同時,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女士卻一直在各種場合遊説,不遺餘力地鼓吹她那所謂的“網際網路自由”,炮轟他國的網際網路政策,聲稱“開放的網際網路可促進長期的和平、進步和繁榮”。這就難怪在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上,數千名網民譴責美軍的行為是“虛偽的民主”了。
政客厚顏無恥地鼓吹網際網路資訊自由,軍方想方設法地操弄網路輿論混淆視聽,這展現了美國面對網際網路輿論的一個側面。似乎在某些美國政客眼中,有這樣一種邏輯:美國説“網際網路自由”,網際網路就應該是“自由”的,而且應該依照美國的意志和價值觀去“自由”;不能這樣,就是不“自由”,就無法“更強大、更繁榮”。至於美國在網際網路上是何作為,只看其國家利益的膨脹和無賴政客的需要,當面可以冠冕堂皇的滿口“仁義道德”,背後則可以揮舞大棒為所欲為。總之,美國的網際網路政策是不可挑剔的,是為了普世大眾。這種泛國家利益、泛意識形態的霸道,足令國際社會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這拙劣的兩面手法,也給了美國自己當頭一棒。掩耳盜鈴、自剝“畫皮”,只能讓人們對美國網際網路政策的認識更加清醒。
對操弄網路輿論的處心積慮,只是美國網際網路政策的冰山一角。美國在網際網路上玩弄兩面手法、實行雙重標準,更表現在其對全球網際網路的壟斷慾望和技術霸權上。去年,曾有美國政客興致勃勃地宣揚“中國網路威脅論”,而其絲毫不去正視美國對全球網際網路有多少“威脅”。事實上如何呢?2007年的一份全球網路安全威脅報告曾指出,2006年下半年,來自美國電腦的網路攻擊約佔全球網路駭客攻擊行為的31%。全球平均每天有約6.4萬台電腦受到惡意程式影響,其中26%在中國。另有一份2006年的網路安全工作報告監測顯示,境外約有2.7萬個對中國大陸的木馬攻擊源,主要位於美國等地;境外約有1.6萬個IP對中國大陸的僵屍主機實施控制,主要仍位於美國等地。更令人擔心的是,全球網際網路13個根伺服器中包括主根伺服器在內的10個分佈在美國。伊拉克戰爭期間,在美國政府授意下,伊拉克頂級域名“.iq”一度被封殺,伊拉克因此一度在虛擬世界中“蒸發”。誰擁有了對網際網路根伺服器的實際控制,誰佔有了根域名的控制權、IP地址的分配權、國際標準的制定權、網上輿論的話語權,誰就掌握了網際網路的控制權、主導權。美國政客不會不明白其中利害,那麼,大力推行全球網路外交、建立強大的美軍網路司令部、通過網際網路跨國企業實施網路霸權,諸如此類大張旗鼓的做法就不難讓人理解了。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人類的寶貴財富,網際網路是一個全球共用的精彩舞臺。這個舞臺要健康發展,就要有良好的規則和秩序,而非是成為一國操弄霸權、攫取利益的工具。然而,眾多的現實讓我們不能否認的一點是:網際網路世界,美國有多少雄心,就有多少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