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通脹的承受力憑啥特強

時間:2010-10-19 09: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摘要:在通貨膨脹問題上,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至少在目前應該有我們的特色——這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告訴我們的。

  在16日舉行的“2010沃德財富博覽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厲以寧指出,3%的通貨膨脹率警戒線是適用於西方的,但中國的通貨膨脹率警戒線不應該局限于3%,而是可以提高到4.5%。他還説,如果9%的經濟增長率還把3%的通貨膨脹率作為一個警戒線,會給經濟帶來很多問題。4.5%的通貨膨脹率作為警戒線是可以的,是社會可以承受的。(《新京報》10月18日)

  我以為厲以寧教授這段話有一個邏輯性的錯誤。在目前的情形下,如果中國將3%的通貨膨脹率作為警戒線,就會帶來經濟問題,這只能説明有必要提高警戒線,而不能説明將4.5%的通貨膨脹率作為警戒線社會可以承受。要説社會可以承受,必須拿出另外的依據來。可是,厲以寧先生並沒有提供,我也就有理由對他的結論表示懷疑。

  “社會可以承受”是什麼意思?按我的理解這近似于説公眾可以承受。那麼,經濟增長率達到9%,公眾就能承受4.5%的通貨膨脹率嗎?不見得!假如經濟增長率達到9%,自身收入的增長率也超過9%,這部分人肯定能承受。比如,開發商隨著經濟的增長、房價的提高,其利潤大幅度提高,他們自然能承受4.5%的通貨膨脹率。厲以寧是教授,是經濟學家,經常外出講課,講課的出場費也可能有大幅度提高(我不知道厲以寧先生的出場費是多少,但同為經濟學家的郎鹹平先生説,他的出場費可達10萬元),自然承受4.5%的通貨膨脹率不成問題。一些公務員的待遇總是跑得過通貨膨脹率,也不難承受4.5%的通貨膨脹率。但公眾中的多數人收入不僅跑不過劉翔,也跑不過經濟增長率,還跑不過今年的通脹率。

  當然,即使如此,其中一些人也只是生活支出增加了,手持資金及存款減少了,對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該吃什麼,還吃什麼,該穿什麼,還穿什麼,他們對於4.5%的通貨膨脹率大致也能承受。而對於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只有幾百元的城市人口來説,對於年收入只有兩三千元的農民來説,對於靠不多的積蓄養老的老人來説,他們的生活就受到實實在在的影響了。

  在晨練時,有幾個人對我説,在青菜3元錢一斤時,他們不買青菜吃,肉價高了,他們吃肉也少了,雞蛋貴了,他們吃雞蛋也少了。那麼,對於這部分人來説,你説他們對於4.5%的通貨膨脹率,是能承受呢還是不能承受?這就得看能承受的標準是什麼了。假如以維持正常生活為標準,他們是不能承受的;而假如以能活下去為標準,他們是能承受的。假如以心中滿意不滿意為標準,他們是不能承受的;而假如以有沒有能力抗議為標準,則表明他們是能承受的。那麼,厲以寧先生到底是什麼標準呢?房價提得再高,百姓也能承受,因為你不買房子,住在橋下也能活下去嘛。

  其實,社會能承受多大的通貨膨脹率,這並非是多深的理論問題,只要依據事實作出簡單推理就行了。一個基本事實是西方國家的經濟比中國發達,社會保障體系比中國健全,因而,西方可以承受的通貨膨脹率應該比我們高才符合常理,怎麼反而我們可以承受更高的通貨膨脹率呢?難道中國的民眾真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汪強)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