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日本、中國大陸間的鍋爐關係

時間:2007-04-09 16:04   來源: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蔡增家的文章説,溫家寶總理即將於十一日啟程訪問日本進行“融冰之旅”,溫總理此行不但要建立中日高層經濟對話機制,也要簽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文書,同時也要在日本眾議院發表演説,把這半年以來熱騰騰的中日關係炒到最高點。另一方面,從去年十月以來隨著中日關係的逐漸回溫,反觀臺當局與日本的關係卻出現急速冷凍的現象,從日本政府對臺當局在慰安婦事件的反應、前陣子光華寮案的判決,臺灣民眾已經開始在憂慮“後扁時代”的臺灣與日本的關係是否會出現結構性的改變。

 

文章説,其實從一九七二年以來的中國大陸、日本、臺當局三者的關係就像是個兩孔的鍋爐,只是中日關係是個壓力鍋,而臺當局與日本的關係卻比較像是個平底鍋,另外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的壓力鍋下邊有個火爐可以自燃加溫,而臺當局與日本關係的平底鍋下邊卻沒有火爐,必須要等待及依賴一旦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的壓力鍋壓力過大之後,有足夠的熱水溢出到平底鍋,臺當局與日本的關係才能夠逐漸回溫。

 

舉例來説,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就像是一個壓力鍋,而爐底的火便是中國的民族主義及日本的右翼勢力,當兩國關係友好的時候,爐底便會突然熄火,所有中日友好向前看的聲音就會掩蓋住仇日的民族主義及反中的右翼勢力,同時他們也會一股腦兒地把所有的歷史問題,用鍋蓋蓋住來個視而不見,彷彿中日兩國真的就像是個兄弟之邦,例如中日兩國于去年年底成立的中日共同歷史論述協會,來為過去中日出現歧見紛爭的歷史定調。而在這個時候,旁邊的臺當局與日本的關係就如同平底鍋內的水,在等待不到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鍋水的挹注,以及無法自燃的情況下,只有日漸冷淡蒸發。

 

可是一旦當兩國關係轉壞的時候,爐底的火便會不斷加溫,仇日的民族主義及反中的右翼勢力的怒火便會全面淹沒中日友好的聲音,同時兩國也會在鍋內加上歷史問題、領土問題及慰安婦問題等具有辣味的調味料,這些因素全部混在一起在鍋內不斷沸騰翻攪,等到壓力到達臨界點時就會全面爆發,彷彿兩國真的是勢不兩立,例如在二○○二年中國因為小泉屢次祭拜靖國神社,而爆發一連串的反日浪潮。而在這個時候,鍋水在壓力過大的情況下,便會滿溢流到旁邊的平底鍋中,讓臺當局與日本的關係逐漸維持一定的熱度。

 

而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的鍋爐現象,是必須要構築在外交景氣迴圈及相對反應性這兩項因素才能夠成立的,所謂外交景氣迴圈是中日兩國從一九七二年體制建立以來,便以國際環境的轉變及國家利益為考量,而出現以七至十年為週期的衝突與合作關係,例如二○○一年的中日關係衝突至今年的中日關係解凍;其次所謂相對性是指中日兩國關係若要出現巨大的轉變,除了必須要一國的政策出現改變之外,還必須要相對國有積極的反應才能夠成立,例如小泉在二○○二年祭拜靖國神社的行為,就必須要中國有激烈的反應才會真正影響到兩國的關係。

 

在日本,操縱中日壓力鍋下爐底的火,便是“中國幫”的外務省官僚與國會議員的政黨協調,而讓中國大陸與臺灣關係鍋爐的熱水注入臺當局與日本關係的平底鍋的,便是“親臺反中”的國會議員的遊説。但是從二○○一年小泉純一郎執政開始,日本的外交決策體系逐漸從過去由下而上的政黨協調,轉變為由上而下的首相官邸主導,外交政策的權力從過去外務省與政黨協議逐漸移轉到內閣府三位副大臣的手中。

 

文章指出,這種同心圓關係的反轉,讓日本政府對於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的反應變得更為積極迅速,同時也進一步壓縮日本國會對於外交政策的指導空間,這是為何安倍晉三上臺之後能夠一反過去的遲緩,迅速扭轉小泉時期對中國大陸關係的最主要因素。這種反轉現象,在現階段日本朝野一片親中的呼聲下,看起來似乎是不利於當前的臺當局與日本的關係。

 

文章最後説,該是自己築起火爐的時候了,而不要再消極被動的等待熱水,若我們能夠借此打破過去傳統的鍋爐現象,擺脫現今臺當局與日本的“獨派”--右翼體制,重新構築溝通的渠道,不讓臺當局與日本關係受到中國大陸與日本關係的擺布,讓臺當局與日本關係全面走向正常化,這似乎是臺當局的一條新道路。

 

(阿嘟伯)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