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為公眾關注的“反貪碩士班”剛剛畢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職務犯罪偵查方向碩士班”開創者何家弘一席話就為公眾破了一盆冷水:“它本質上只是一個新的專業方向,我們從來就沒指望靠這個班去完成中國反腐”;“如果我培養的學生裏面出現貪官,這個不奇怪。”(中國青年報 7月17日)
“反貪碩士”將來可能成為貪官,“反貪碩士班”創始人何家弘的話讓公眾驚訝。因為素有濃厚清官情節的國人,不但對包拯、寇準、海瑞等人耳熟能詳,也對即將從政的“反貪碩士”充滿期待,希望他們能打“蒼蠅”、抓“老虎”。如今卻不得不直面慘澹的社會現實,重新考慮他們成為貪官的可能性。
其實,“反貪碩士班”只是一個打著“反貪”旗號的碩士專業,和其他學科專業設置沒有一點不同。提取指紋、認識表情、電子取證等反貪技術,只是實踐性更強的專業課程而已,進入檢察機關之後並不一定用得上。同時,他們在學校遵守“約法三章”,但是出了校門就依靠自律了,老師即便想監督他們也無能為力。
而且,“反貪碩士班”比一般人更了解社會現實:“中國的反貪不是能靠一個人來做的,否則沒查出什麼來,自己就犧牲了”、“當前還是要幹好本職工作,其他的不是我們這個層次想辦就能辦的”。看起來,“反貪碩士”將來能夠自律、不隨波逐流就不錯了,因為誰都不想去做被犧牲的“反貪碩士”,缺乏反貪的勇氣。
何況,“反貪碩士”從基層做起,人微言輕,只能聽從上級安排“遵命反腐”,根本沒有自己發揮能力的空間。這與“腐敗的存量包袱太多”有關,通俗講就是無官不貪,官員貪腐已是扯出蘿蔔帶出泥。身處官場染缸,“反貪碩士”或者是集體腐敗的參與者,或者是反對者,前者就將成為貪官,後者則會被貪官排擠出官場。
換言之,“反貪碩士”成為清官的可能性無限小,成為貪官的可能性無限大。清官雖然充滿人治和奴性色彩,但他們手中權力可以抗衡貪腐力量,獲得的清譽也能成為陞官進爵的保障,所以才能慎獨自律。如今“反貪碩士”權力不大,處於權力金字塔的最底層,命運被上級和同僚操控,能夠獨善其身就相當不易。這些人更清楚制度漏洞所在,也知曉更隱蔽的貪腐手段,周圍又充滿餌料和誘惑,稍不自律就會成為貪官。
上到耄耋老者,下到三歲童稚,都認為官場貪腐日益猖獗源於制度漏洞,也都懂得將反貪希望寄託在個人身上並不靠譜。“反貪碩士”也會消失在灰色幕布後面的權力場,泯然眾官矣,這對公眾來説已算是相對不錯的結果。更可怕的是,他們沒有一個人被揪出貪腐,但人人都在按照潛規則行事,只是沒成為撞在槍口上的倒楣蛋。“反貪碩士”的正面效應,恐怕連封建社會的清官都不如。
網上有一個殘酷的段子:法學專業的畢業生是一半同學正忙著抓另一半同學。即便人人都知道“反貪碩士”成為貪官的可能性很大,但命運已經安排,他們需要依靠自製力對抗體制慣性,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公眾和輿論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度,真心希望他們用行動為自己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