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神州十號發射圓滿成功,舉國同慶的時刻,航太員的家鄉更是以各種方式慶祝,為家鄉能夠走出這樣的人才而驕傲。相對於兩位男航太員,王亞平的家裏表現低調。媒體報道,家住山東煙臺市福山區張格莊鎮張格莊村的王亞平父母,早在十幾天前就鎖上了大門去了別的地方,一方面他們想保持低調,另一方面在發射成功之前他們不想接受媒體採訪。(2013年06月12日 京華時報)
中國人就喜歡讚美“英雄”,有時連“英雄”的家人親戚都跟著借光。肩負著光榮使命的航太員更不例外。
每個航太員成長的背後,都凝結著父母良好的家教與培養。航太員成為英雄之前,尤其是其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佳話,在他們接受飛天任務時,媒體深入航太員家裏,採訪航太員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讓公眾既看到穿上航太服執行任務瞬間光纖的一面,也了解航太英雄的曾經走過的平凡歷程,這對公眾進一步認知航太員有一定幫助,適當安排這樣的宣傳,實屬正常,並不為過。
但也確有一些媒體,對航太員家屬的採訪有些過度,你番唱罷我登場,不顧人家什麼心情與想法,死皮賴臉地纏著挖掘新聞點,名為採訪,實為騷擾。王亞平父母低調處理,暫回避媒體採訪,除了對亞平還有份擔心之外,恐怕也有避騷擾的緣由。
其實,何止航太員父母,包括對航太員本身的宣傳,也應該把握相當的度。曾記得楊利偉駕“神五”飛天並成功返回時,國人極度興奮,媒體宣傳也極度熱烈,曾一度言必稱楊利偉,事必牽楊利偉,把楊利偉忙得腳不沾地,走馬燈地應付相關場面。
應當承認,所有航太員,用勇於探索、敢於犧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民族氣魄;用刻苦鑽研、不斷創新的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稱航太員為航太英雄,宣傳航太員事跡,實屬正常,並不為過,但總不能讓航太英雄淪為一種道具。
事實上,很多的英雄都是從平凡的堅持中不斷成長起來的,對於英雄的塑造和英雄精神的宣傳,不應該過分地挖掘“英雄一刻”那甚至有悖人之常情的偉大與崇高,而應該將他們從神壇上請下來,請回到你我中間。對航太員的宣傳也是如此。比如,去年媒體宣傳航太員劉洋的成長經歷,刻苦學習等情節,就很有人情味,容易被常人所接受。
更重要的是,航太員背後是一個巨大的團隊在支撐著,航太員只是團隊中的代表,換言之,公眾所看到的是由航太員操作的表面情形,與其背後各個部位緊密配合,才是決定航太任務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以,在宣傳航太員的時候,更應該關注幕後諸多無名英雄。
宣傳航太員目的在於一種引導。客觀得體地宣傳,會讓航太員在人們心目中成為學習的榜樣,只有當越來越多人的覺得從點滴做起,做最好的自己,那麼誰都會了不起,都能會成為英雄,英雄的精神就會長存。(董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