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3萬字的十八大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145次,如“牢記人民信任與重托”、“順應人民共同意願”、“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引起新聞媒體與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認為,“人民”多次出現,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強調人民的主體地位。
從概念角度來説,“人民”與“公民”、“國民”不同,人民是個政治概念,反映的是政治關係,而公民、國民則是法律概念,反映的是法律關係。同時,人民是個集體概念,而公民或國民則可指個體,比如可説一個公民或一個國民,卻不能説一個人民。摳一摳這字眼是有必要的,十八大報告頻繁出現“人民”,折射出一種謙卑,折射出對人民的敬畏,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一理念的恪守與強調。
毛澤東説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鄧小平説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江澤民説:“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胡錦濤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人民政府、人民公安、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正是強調人民在政治體制中的主體地位;人民銀行、人民醫院,也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可以説,執政為人民,這是中國共産黨一貫的政治宣言和諾言。十八大報告在“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部分的結尾,就特別強調要“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也就是説,在既往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踐行為人民服務諾言的結果,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應當進一步尊重、保障人民的利益。
十八大報告並不諱言工作中的困難、不足和問題,比如直言一些幹部“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指出“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從這個角度來説,“人民”一詞高頻出現在報告中,又不啻是一劑促醒藥,提醒那些不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官員,別忘了權力本是人民所賜,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人民日報微博中就此評論説:“這是在警示全黨:克服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等現實危險,杜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等亂象,需要喚醒對人民、對法律的敬畏意識,並通過制度設計,讓人民監督權力。”以此而論,145個“人民”,分明又是“諍言”。
口上有不如紙上有,紙上有不如心中有,心中有不如行動中有。行勝於言,無論是諾言還是諍言,人民期待的是“真言”,希望看到政治宣言成為實際行動的綱領。
網友“駱駝”:共産黨來自老百姓,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也要依靠人民,以前依靠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現在,更要依靠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網友“天外來客”:為人民服務不光只是口號,要切實做到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懲治腐敗,加強廉政建設,心中想著人民,人民才會擁護和愛戴。
網友“sanbasuo”: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黨的執政理念。十八大報告145次提及人民,足見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脫離了人民,違背人民的意願,就將一事無成。
網友“發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
網友“小草”:要真正聯繫人民群眾,必須講實話,辦實事,達到實際效果,一切從“實”字出發,密切和人民群眾的關係,這才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證,是黨堅實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