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取“十八大”寄語的民意資源

時間:2012-11-07 09:45   來源:人民網

  一條“喜迎十八大 網友説期待”的帖子,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聚集了65926的人氣;在各大門戶網站,關於“十八大”的消息甫一齣現,就立刻引來廣泛關注、熱烈討論。十八大前夕,人們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對下一個十年的期待,民意漸呈井噴之勢。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迎著晨光熹微的第一縷朝霞,涉世不深的“80後”期待房價回歸合理水準,能夠“三十而立”;揮汗如雨的農民工期待能在城市安個家,不再有留守空巢之痛;朝九晚五的工薪階層期待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同工同酬、勞有所得……這一張“期待”的名單,還能寫的很長很長;“十八大”對中國意味著什麼?答案就在這些數不清的“期待”裏。

  期待的背後,是信任。“80後”期待房價回歸合理水準,實際上是對黨駕馭宏觀經濟、應對風險考驗的執政能力的信任;農民工期待戶籍壁壘逐漸開放,實際上是對黨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的信任;工薪階層期待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實際上是對黨不失時機地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改革決心的信任。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動。”對黨和政府而言,百姓的期待意味著改革的不竭動力。改革不可廢、承諾不可棄,滿足百姓期待應該轉化為切實的改革舉措。“90後”青年在復旦大學門前打出“知識不是力量,滬籍才有分量”的標語,呼喚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機會平等;哈爾濱幾千大學生為了事業編制競爭當清潔工,呼喚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使體制內外不再同工不同酬;“表叔”一波未平、“房叔”一波復起的輿論風潮,呼喚官員財産申報公開制度能夠逐漸破冰,用陽光的持久照射除去腐敗病毒。

  “民意可用而不可違”,十八大前説心願,正是一次民意的集中表達,這是我們黨最可珍貴的執政資源。胡錦濤同志説過,“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密切聯繫群眾,就要俯下身來傾聽群眾的內心期待,尤其是十八大即將召開的新的歷史起點,從寄語十八大的無數期待中,記取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囑託,更應記取改革的動力與擔當。

  貞觀十一年,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進諫:“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蓄積多少,唯在百姓苦樂。”百姓苦樂就在人們對十八大許下的一個個心願裏,改革者,你們聽到了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