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副省長檢查各地環保工作被“跟蹤”説起……

時間:2012-02-14 16:37   來源:人民網

  在2月11日舉行的江蘇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聯組會議上,副省長徐鳴説了這樣一件事:去年底,他去檢查各地環保工作,發現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不是花力氣執法,而是遠遠地開個車子跟在後面,省長到一個地方,這些地方官員就給企業打電話,報告省長到哪了。徐鳴説,過去檢查工廠違法排污,經常遇到開門放狗,現在不放狗了,但是檢查組一到門口值班室,值班室就按個鈴,進門後直奔污水處理口,到了那警鈴還在響,副廠長已經跑來了趕快把污水處理口關掉了。(2月13日揚子晚報)

  主抓環保的堂堂副省長,在檢查各地環保工作時竟然會遭遇地方環保部門的“暗自”跟蹤,真的是一個冷笑話,冷得讓人無語!

  環保部門是環境的“保護神”,擔負著保護環境、治理環境之重任。而現在不少地方出現的環境事件,大多與地方環保部門的慢作為或不作為有關,老百姓對此很是不滿。

  幾十年來,我國的工業化基本上走的是粗放型發展道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現在全國一些地方,實際上就是一副“豁出生”搞發展的架勢,不管也不顧生態和環境的承受能力,只要有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就行了。比如一些環境污染項目,為了搞發展,減輕治理污染的成本,廢氣、廢液沒有經過嚴格的控制和處理就直接排放。所以,要想改變“拳頭打在棉花上”的無奈,還得要加強公權力的制約,使權力恢復“源於權利,對權利負責”的公共本質。地方環保部門“跟蹤”副省長併為排污企業通風報信,就是公權力的錯位,是對權利的踐踏。

  環境保護,不僅是良心工程、道德工程,更是法治工程。對於那些不講良心的企業,固然要從道義上譴責,甚至要動用司法手段對相關企業和責任人予以嚴厲制裁,但對充當污染企業黑保護傘的環保部門也要有個説法。拿著老百姓的納稅錢,卻慢作為、不作為,于情于法都是説不過去的。曾有一位基層環保人員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把排污企業比作“老鼠”,環保執法人員應該是“貓”;可現在的狀況是“貓鼠同吃一鍋粥”,甚至是“老鼠”養“貓”。

  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不是花力氣執法,而是遠遠地開個車子跟在後面,省長到一個地方,這些地方官員就給企業打電話,報告省長到哪了。這樣的事情在我國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其揭示出的問題卻是令人不安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如果地方經濟的發展要以犧牲當地群眾利益為代價,這樣的發展有何意義呢?群眾利益無小事,而某些地方環保部門對環境保護這樣的大事總是急不起來、動不起來,致使某些企業非法排污,危害周圍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有的還釀成震驚全國的環境事件,這是斷難容忍的。

  對百姓而言,改革和發展的成果不僅僅只有經濟的增長,更應包括藍天、碧水、凈土和自身的健康和生命的尊嚴。地方環保部門若淪為企業的“密探”,專門為他們效力,要想保護環境簡直是癡人説夢。因此,地方環境部門的責任心須先“達標”,要認真地反省和審視以往的執法行為,避免“貓鼠同吃一鍋粥”,真正做到“守土有責”,讓上級領導放心,讓人們群眾滿意。(錢桂林)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