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公路收費應催生“問責風暴”

時間:2011-06-22 09:50   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五部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收費公路專項清理行動,第一天的經歷便證明了“清理”之難。此前已被查處和曝光存有嚴重“超期收費”等違規行為的浙江臺州椒江大橋、河南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山東濟南黃河大橋、廣東佛山三水大橋4個路橋收費站,依然沒有任何改變,飽受詬病的“買路錢”一分不少地仍舊照收,其收費理由和依據則各不相同。

  這張“首日收費清理答卷”讓人著實尷尬。不僅傷害著群眾的感情,消損著相關地方的公信力,同時也表明,收費公路問題背後的利益博弈,到了白熱化程度。

  不妨先來看看這些問題收費站拒不改正的表現。面對新華社記者的採訪,對收費已25年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河南省交通廳是“拒絕回應”;對收費已經26年的濟南黃河大橋,山東相關部門表示“正在調研,是否停止收費要等等再説”;對被譏為“收費常青樹”的廣東佛山三水大橋,佛山市擬通過修正收費年限來使之符合國家規定;對浙江臺州椒江大橋,相關回應則是,“儘管建設大橋的貸款2009年已經還清,但不會減、停收費”,因為收費是為了建二橋。

  “拒絕”、“推諉”、“敷衍”……這樣的回應姿態,既讓人看到了問題收費站清理的難點所在,也表明地方保護主義之盛。為了地方利益,一些地方和部門已經公然不顧公共責任,不惜挑戰法律法規。公路原本是公共産品,現在很多地方在利益驅動之下,把收費公路當作搖錢樹,根本不顧民意反對,也將上級相關制度舉措隨意虛置。而且,一些地方甚至試圖通過種種行政手段,將不合理的收費行為納入政策支援之下。這些情況,其實應該倒逼收費公路專項清理捲起相關問責的風暴。

  事實上,為確保此次專項清理整治能正常推進,讓那些損害公共運輸速度與效率的問題收費站徹底“消失”,國家層面不僅明確賦予了各省、區、市人民政府以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多項職責,還宣佈清理公路收費實行“既往不咎”的措施。後者的切割正是為了進一步明確和調動整治的相關責任主體。遺憾的是,“路障”看來比預期的更多更大。

  這再次讓人們看到那條橫亙于公路收費灰色地帶的利益鏈條。公路收費是一塊巨大的利益蛋糕,而一些貪婪之手伸得過長,甚至通過更改公路收費標準和還貸期限,把公路收費變成一種無休無止的牟利行為。在一些地方,行政權力的許可,執法的不力與不公,正是公路違法亂收費現象存在的重要根源。

  看來,要使此次收費公路專項清理行動真正見效,徹底根治頑疾,還必須加大對責任主體的行政與法律問責,斬斷收費公路背後的利益鏈,並讓那些違規的地方和部門受到應有懲罰。倘若搬不走這些“路障”,讓問題收費站有了“保護傘”,不僅五部委的清理行動會大打折扣,更可能被違規者製造出更大的制度決口。(單士兵)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