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房變保障房:既有挑戰,也有期待

時間:2011-05-11 13:30   來源:羊城晚報

  違建房在多年的爭議與批評中終於在石家莊有望“轉正”。報載,河北省石家莊市根據本市實際,日前出臺了《關於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採取鐵腕手段,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將強制沒收違規建設的住宅用房,作為保障性住房的新舉措。(5月9日《人民日報》)

  在全國違建房氾濫的情況下,石家莊是全國第一個明確提出把違建房變保障房的城市。不久前,有媒體披露過深圳有關文件透露:將部分徵收、沒收、非法買賣的住宅類違法建築納入到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體系當中。但這僅僅是透露的未經明確的消息,沒有像石家莊這樣旗幟鮮明。

  違建房在當前中國主要有三種形態:一是,很多地方監管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違建房活得好好的;二是,部分違建房遭遇查處之後罰款了事;三是,個別嚴重違規的違建房被強制拆除。總之,違建房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石家莊此舉也算是為違建房找到了一條出路。

  從新聞來看,石家莊把違建房變保障房有兩種手法,一種手法是把違規建設的住宅用房沒收之後變成保障房,産權歸政府所有;另一種手法是,沒收的其他建築物、構築物,通過拍賣,所得收入全部用於保障房建設。也就是説,違建住宅用來彌補保障房房源;其他違建房用來彌補保障房建設資金。

  石家莊的做法像是被逼出來的:要落實保障房任務缺土地少資金,就想到了用違建房來增加保障房房源;同時,面對不斷冒出的違建房不好處置,違建房變成保障房就是一種理想的處置辦法。此舉可謂是“一箭雙雕”,既對違建房是一種震懾,還能解政府住房保障之憂。

  不過,設想不錯,但實施起來未必會一帆風順。

  其一,城市中數量不少的小産權房從現有制度來説屬於違建房,但小産權房如何變保障房有很多挑戰。比如,對於未銷售入住的小産權房,土地與房屋性質需要改變;對於已經入住的小産權房,不僅土地與房屋性質如何改變是個難題,更難的是居住者如何變成保障對象。

  其二,有權力背景的違建房恐怕很難變成保障房。比如,像河南省虞城縣供電公司所建的違規別墅以及其他地方違規建設的官員別墅群,這類高檔違建房顯然很難變成保障房,不可能讓保障房是別墅,也不可能讓保障對象住在別墅中。更重要的是,高檔違建房要變成保障房難過權力這一關,因為居住其中的多是“牛人”。

  其三,不少違建房是位於城鄉接合部的民房,即農民私自加蓋的房屋,想通過強制手段讓民房變成保障房,産權歸政府所有,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涉及農民利益是相當複雜的問題,輕則關乎農民個人生計,重則關乎社會穩定。

  其四,違建房開發建設過程由於缺少各個環節的監管,很多屬於“殘次品”,不僅很多房屋本身的建築品質不符合規定要求,而且小區的水、電、暖等基本設施存在不少設計和施工問題。如果讓住房保障對象居住在“殘次品”中顯然説不過去,出了問題誰負責任?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這種把違建房變保障房的“魔術”,最後不排除變成地方政府糊弄上面的一種“把戲”,即把部分違建房直接劃入保障房建設計劃中“濫竽充數”,以便讓地方政府在紙面上完成住房保障任務。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把企業自建房、棚戶區改造房、拆遷房以及其他無法歸類的房子納入到保障房規劃中“濫竽充數”,這種做法並沒有增加保障房供應量。

  我們認為,儘管違建房變保障房有許多挑戰,也要警惕違建房變保障房是“濫竽充數”,但依然希望石家莊的違建房變保障房能摸索出一條路來———如果説這樣的探索有意義,真正的意義是為佔比不小的小産權房探尋出路,這種探索值得鼓勵,因為小産權房討論多年出路難覓,如果能把小産權房變成保障房,也不失為一條路子。(馮海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