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物價需要地方政府更多作為

時間:2011-03-07 14:11   來源:人民網
   毫無疑問,如何穩定物價,在本次全國“兩會”上,一定會成為代表、委員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不僅如此,它也將成為今年政府工作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溫家寶總理今天上午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講到2011年重點工作第一條就是“保持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並強調“當前,物價上漲較快,通脹預期增強,這個問題涉及民生、關係全局、影響穩定。”

  穩定物價,需要實實在在的措施作保障,需要實實在在的效果來體現。政府不僅要把口號喊響,更要拿出行動,拿出作為。

  雖然説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都是一種貨幣行為,但是,這種行為到底是如何發生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物價上漲的,更加重要。而從我國目前出現的物價上漲情況看,從表面看是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但是,造成流動性過剩的原因卻不僅僅是貨幣超發那麼簡單。外匯佔款過多、由信貸資金投放不合理造成的資金分佈不合理、大量民間資本沒有出路等,都是引發物價上漲甚至通貨膨脹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同時,地方政府在遏制物價上漲、減少物價上漲對經濟社會生活影響方面不太作為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首先必須引起注意的是,現實生活中出現的貨幣投放過多和民間資本沒有出路的矛盾,不僅成為物價上漲最重要的推手之一,而且給宏觀調控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如果僅僅是貨幣投放過多,通過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和加息,應當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效果了。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大量的民間資本沒有出路,民間金融、地下金融等又相當活躍,對物價的影響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物價上漲的壓力也就無法消除。如何讓民間資本有更多的出路,顯然是地方政府必須充分考慮的問題。而在推進城市建設過程中,如何學會“五個指頭彈鋼琴”,讓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而不是一味地讓政府融資平臺負債運作,是否也是地方政府必須認真考慮和研究的問題呢?

  而與此相適應,地方政府在通過政府融資平臺負債建設、拉高投資增長速度的同時,如何支援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應當儘快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因為,如果作為民本企業的中小企業得不到發展,就業、職工收入提高等就沒有保證,老百姓應對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能力就難以提高,對通脹的恐懼心理就會越來越強,恐慌性通貨膨脹就難以避免。那麼,地方政府能夠正確處理好城市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關係嗎?能夠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給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援和幫助嗎?

  物價問題越來越敏感,物價上漲對老百姓生活的傷害越來越嚴重,與近年來地方政府嚴重忽視“菜籃子”“米袋子”也不無關係。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物價也曾出現過多次上漲的現象,一段時間內,物價上漲的幅度要遠大於現在。但是,老百姓的恐慌心理卻遠沒有現在這麼強烈。原因在於,那時候政府對“菜籃子”、“米袋子”抓得很嚴很緊,各地可供調控的手段也比較多。但是,隨著工業化速度的加快和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大,耕地、菜地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多數城市的自給能力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更多的都依賴於流通環節的支撐,自然給多餘流動性對農副産品等的炒作和控制留下了空間,對物價的控制和管理形成了很大的壓力。

  同時,過去在糧食、蔬菜等的生産方面,很多地方都安排了專項資金,專門用於扶持糧食和蔬菜等的生産、補貼、獎勵等。如今,地方基本都取消了這塊資金,即使安排,也做不到專款專用。不僅農民種糧種菜的積極性下降了,在遇到物價上漲時,地方政府也只能臨時抽調少量資金應急,無法形成穩定物價的常態機制。

  所以,要穩定物價,必須有地方政府的作為,有地方政府的努力。首先,要統一地方政府的思想,提高地方政府對穩定物價重要性的認識;第二,要強化責任,把穩定物價和“菜籃子”、“米袋子”工作作為地方政府的首要工作,納入到政府工作的考核範圍;第三,要落實措施,所有地方都要有穩定物價的具體辦法和措施,有具體目標和要求;第四,要恢復和建立穩定的耕地和菜地保護機制,提高本地糧、菜的供應比例,尤其是被城市建設徵用的耕地和菜地,必須補足補優;第五,要規範地方政府的行為,嚴格控制地方政府負債,控制政府融資平臺的過度融資和負債,避免繼續增加流動性,尤其是不合理的流動性。 (譚浩俊)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