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世博會的重要功能之一。啟發國民的眼界和智識,提升國民素質和國民意識,也將是上海世博會給我們帶來的巨大財富。
世博是一個窗口。通過這扇窗,中國全面地接近世界、接觸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對現代城市、科技的解讀和演繹,有助於我們思考面臨的困境和發展的模式,也鼓勵我們更多地發揮創造性和參與主動性,讓生活更美好。
世博也是一個舞臺。站上這舞臺,中國深刻地展現自己、宣示自己。世界的聚光燈下,我們坦然呈現一個真實的中國。聚光燈聚焦目光,凸顯成績,也暴露矛盾。世博中,從組織方到參觀者,種種有待完善之處,都促使我們審視自己。
如何更好地發揮世博的教育功能,讓參觀世博不僅止于拍照留影或是領取紀念品?如何抓住世博的契機,開展國民教育,形塑社會的價值和觀念?本期時事觀察,聚焦一個展覽之外的上海世博會。
社會教育是世博會核心價值
季路德
“一屆成功的世博會,必然會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而人們價值觀的變遷,會影響到幾十年的社會變遷。”
上海世博會開幕前,我被問到兩個問題。一位記者問,歷屆世博會都會留下一些新奇的東西,如錄音機、電視機等,但上海世博會似乎沒有什麼讓大部分人耳目一新的科技成果,我們應該如何看這屆世博會的歷史地位?還有位審計人員問,世博會籌辦過程中,由於展示策劃不斷被推翻,有些資金投入沒有形成任何可用方案,這是否意味著國有資産流失?
這兩個問題的背後,是相同的疑問:我們為什麼要辦世博會?
世博會究竟有什麼意義?有人從經濟方面解釋,強調世博會有成千上萬億的産出,能夠拉動GDP多少個百分點。這些都是現實,但談不上是世博會的核心價值。還有專家説世博會的核心價值是“和諧和歡聚”,或説是“創新”,雖有道理,但一個基本事實是:每屆世博會傳遞的理念並不相同。比如,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的主題是“科學、文明和人性”,並沒有講創新,甚至隱含著這樣的意思:如果缺乏人性,越是科技創新,人類的災難就越大。
世博會的核心價值或舉辦宗旨,要從所有世博會的共性中來找,這個共性應該是教育。正如國際展覽公約第一章第一條的第一句話:“展覽會是一種展示,無論名稱如何,其宗旨均在於教育大眾”。
歷史事實往往給人這樣的感覺:政治影響著無數普通人的命運。但實際上,政治上的決策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環境,可以説,實際上是千百萬草根階層的價值觀在影響政治決策,在影響人類的未來。
因此,為了使全人類有更美好的未來,更重要的是要改變普羅大眾的價值觀。歷史上的各屆世博會,往往圍繞著當時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以極其豐富的表現形式,提出了多彩的答案,對無數參觀者特別是青少年的人生産生重要影響,這是世博會150多年來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一屆成功的世博會,必然會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特別是影響無數青少年對未來職業、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選擇。也只有人們的價值觀發生變化,才會影響到幾十年的社會變遷。我們應當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上海世博會的意義。
“上海世博會能夠普及城市發展理念,交流城市發展經驗和教訓,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今後幾十年我國的城市化進程。”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既堅定了我們對城市化前景的信心,也提醒我們在城市化過程中的責任。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關鍵時刻,我們需要答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省份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有著不同的需要。有的是加快發展經濟,解決溫飽問題;有的是解決大批富裕的農業勞動力就業;有的是解決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矛盾;有的是新老城市人的利益調整;有的是儘快完成城市産業結構轉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等等。這些問題,説到底都與城市化有關。而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各級政府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有正確的、符合實際的政策設計,更需要普通民眾對正確的城市化道路的理解和支援。
參加上海世博會的300多個參展方已經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表達他們對城市化道路的理解,儘管他們的經濟發展程度、文化歷史傳統千差萬別,但總的來説,城市化有著一般規律。各國在城市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是可以相互借鑒的。因此,上海世博會能夠普及城市發展理念,交流城市發展經驗和教訓,能夠對草根階層的價值觀發生影響,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今後幾十年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進一步説,由於中國的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基本上同步進行,因此從長遠看,上海世博會能夠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謀劃好“世博後”這篇大文章,最大限度地把舉辦世博會帶來的無形資源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優勢。世博會是一個有幾千萬人參加、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亮相、需要動員廣泛社會資源的重大國際活動,這篇文章是做大還是做小,前提是我們怎麼認識世博會的價值、作用所在。現在,“世博熱”逐步出現,參觀者的參觀環境逐步改善,如果簡單地把它看作旅遊項目,或作為科技成果普及展,那我們就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機遇。這個問題值得政府部門、專家、媒體去思考和研究。
(作者為上海世博局研究中心主任、主題演繹部部長)
世博的意義在啟蒙與反思
李泓冰
“當中國社會在轉軌過程中反覆遭遇精神陣痛之際,上海世博會的召開,會不會成為觸發新一輪國民教育的契機呢?”
在世博園轉悠,看到德國館紀念猶太人被害的那兩萬多塊散見於大小通道、觸目驚心的“絆腳石”,看到印度館擁有珍貴遺存的貧困小村發展計劃,看到瑞典館50多個已經變成現實中須臾不可離的精彩創意,看到毛利人快樂得無遮無攔的舞蹈……有一種恍惚的感覺:我們和世界上最深刻的反省、最美好的努力、最先進的理念、最純真的快樂,是這樣的近在咫尺。於是,很容易就理解了先人“一日觀會,勝於十年就學”的感嘆。
迄今為止,世博會參觀人數之最,發生在1970年的大阪。當時有6200多萬日本國民涌入大阪世博會,其中高達60%是學生群體。這屆世博會被譽為“日本騰飛的標誌”,據稱極大加速了日本國民在觀念上走向現代化的進程,加速了戰後日本經濟及社會的騰飛。看來,世博會確實可能成為國民教育的極好契機。上海世博會能不能也擔此重任呢?
國民教育,向為志士仁人所重。梁啟超稱,“言自強於今日,以開民智為第一義”;魯迅先生更為國民性的改造嘔心瀝血;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説,“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
中國雖稱古國,但擁有國民意識卻是晚近的事情。在漫長的皇權統治時代,百姓只是臣民,而非國民。以培養擁有公民意識、道德觀念、人文思想和開放胸襟為大任的國民教育,迄今仍是一項正在進行中的艱難使命。
從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當家作主”的公民責任意識走近大眾,再到真理標準大討論……在中國曾經掀起的國民教育熱潮中,都有一些偶然和必然的因素。偶然是一觸即發的契機,必然是深厚的歷史動因。那麼,當中國社會在轉軌過程中反覆遭遇精神陣痛之際,上海世博會的召開,會不會成為觸發新一輪國民教育的契機呢?
契機,往往源於驟然開闊的視野,更有痛苦的反省。上海世博會正在坦然呈現一個真實的中國。真實,意味著舉世公認的成就,也意味著凸現我們遭遇的困難、體制的弊端,以及國民性的弱點。我們不光看到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戰,看到全人類為尋求應對之策在世博會集思廣益、奇思妙想且抱團取暖的不懈努力,也看到別人眼中、世界眼中的我們自己,或許有前所未有的美麗,同時也有諸多差距甚至醜陋……畢竟,我們還在“發展中”。
“開始新一輪的國民教育、現代意識啟蒙與對國民素質的反思——這一切,對國人而言,可能是上海世博會更重要的意義。”
世博甫一開幕,就有很多唐突的、有違基本公德的鏡頭,讓國人汗顏:插隊、攀爬、吵架、哄搶禮品、隨便扔垃圾……當然,隨著管理人性化措施的進一步到位,這樣的現象正在減少。已經有國民在網路、媒體進行反思,爭論中,人們得出一個共識——“從我做起”。
這已經是一種自發的、初步的國民教育。國民教育可以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目前由世博會觸發的公民道德教育還停留在社區與家庭的自發階段,有沒有可能將之引向深入,讓全社會都參與進來,並進而深入大中小學,引發對國民素質的新一輪研討,並以世博會為鏡,從公民道德層面引向現代意識、開放意識、責任意識的廣泛探討呢?能否組織捐助邊遠地區學生觀博的“希望工程”,讓更多的青少年享受世博的文化盛宴?能否通過更有意識的措施,將思考與教育的觸角延伸到世博以外,讓世博成為“啟民智”新的開端?
曾有無數人從歷屆世博獲益,甚至重塑人生觀、世界觀。現在,輪到中國了。我們通過世博會睜眼看世界,也睜眼看自己,開始新一輪的國民教育、現代意識啟蒙與對國民素質的反思——這一切,對國人而言,可能是上海世博會更重要的意義。
不過,要讓這意義落到實處,還有很多的事要做。僅僅是浮光掠影的觀光拍照,僅僅是輕描淡寫的論壇鬥嘴,遠遠不夠。從讓海外一些媒體譏嘲的有損公德的集體無意識入手,讓學界、媒體和大中小學生都參與討論和自省,認清國民教育之迫在眉睫,尋找差距且放下自我中心的架子,除掉習慣性掩蓋缺失的“面子思想”,勇於學習別國的長處,有意識地認清我們腳下的“絆腳石”,並讓它們時時提醒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需要堅忍的努力,中國的國民教育或能從世博會收穫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