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怎會變“慢救”

時間:2013-07-22 14:08   來源:解放日報

  近日,申城急救120又成輿論焦點:兩區120推諉,車禍傷者終因時間拖延身亡;再早些時候,病人高速上等兩小時,救護車姍姍來遲……與生命搶時間的120,一時間卻辜負了生命重托。有網友犀利批評:“急救120成了慢救。”急救中心屢遭質疑,僅靠反覆強調急救職責,似乎並不能解決問題。筆者認為,急救員儲備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急救120急不起來,撇去極端個例,將其完全歸因于現有急救人員懈怠、責任感不強,也有失偏頗。先從大背景看,申城常住人口十年間持續增長,常住人口從2002年的1625萬人增至2012年底的2380萬;人口增則急救任務增,十年間全市急救總量增幅較大。硬體雖及時跟進了,如全市急救站點較5年前翻一倍,又如救護車數量增長157%,可最關鍵的急救員力量,或退休或跳槽,大批流失了。

  救護車好買、急救員難招,堪稱當前急救中心面臨的最大尷尬。筆者曾實地跟蹤急救員工作,下午5點吃午飯、一天一夜不合眼、高溫天制服每日汗濕3次,皆是司空見慣。艱辛付出,並沒有理想的收入待遇、成長空間乃至社會地位與之相匹配。許多人選擇堅守,僅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樸素信念。然而,理想總是照不進現實:“10分鐘急救圈”難落實到位,病人及家屬怨聲載道。照此趨勢,急救人手持續減少,急救120恐怕只會越陷越深。

  現在看來,僅靠輿論譴責和主管部門命令,急救120並不能就此急起來。許多人用“生命無價”來強調急救的重要性,筆者由此覺得:生命無價,起碼涵蓋兩層意思:受生命之重托,不可有怠慢;承生命之重任,不應被輕視。急救120在履行職責之時,理應有與之相適應的方方面面的條件及時跟上,這樣才能留住人心、留住急救力量。有了人,好辦事。相關部門再完善調度機制、平臺管理甚至獎懲措施,才會見效。(顧泳)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