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綠色和平組織發佈調查報告稱,其購自同仁堂、雲南白藥、天士力、九芝堂等9家品牌藥店的多種常用中藥材,74%被檢測出含有多種農藥殘留。甲拌磷、克百威、甲胺磷、氟蟲晴、涕滅威、滅線磷等六種農藥為禁止在中藥材上使用的品種,但是在當歸、枸杞、金銀花等共計26個樣品中檢出含一種以上。除氟蟲晴為2009年被禁止使用外,其餘農藥已被禁止生産、銷售和使用長達十年以上(6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
“富含農藥”的中藥,讓“是藥三分毒”有了新的解釋:原本以為,只有西藥有副作用,現在看來,食用中藥也有中毒的危險,而且,這已經不是副作用,而是實打實的“農藥中毒”。對此,許多網民頗為困惑和無奈——蔬菜和水果,已經“滿身上毒”了,怎麼連原本是治病救人的中藥尤其是一些品牌藥品,也成了傷及身體的毒源?眼下的食品和藥品安全問題是不是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
被禁用了十年以上的農藥,在我們常食用的中藥之中被發現了,這是莫大的諷刺。現在,中藥“富含農藥”的問題,要事實有事實,要數據有數據。並且,這已經不只是中藥被曝光含有農藥殘留問題了。今年3月份,廣藥子公司生産的維C銀翹片被曝含有劇毒成分,中藥材原藥殘留大量的砷、汞等有害物質,引起消費者恐慌。但是,這事並沒有什麼“後續”,除悄悄召回外,既沒有政府的處罰,也沒有法律的訴訟,甚至連藥品的銷毀也沒有看到。
中藥“富含農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中藥材的種植與生産加工沒有體系化、正規化,中藥材也受土壤污染、大氣污染等多方面的影響。但是,就眼下而言,政府部門能夠著力解決的問題,至少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國標”的落後。這裡的國標,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我國現行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和境外、國外相比,非常落後。據了解,我國內地農藥獸藥殘留限量標準僅為667個,日本和香港的標準分別為62410個和6186個,我國的數量分別只佔日本和香港的百分之一和十分之一。另外一個是國家藥典中對大多數農藥並沒有含量規定,因此“富含農藥”的中藥材很容易進入流通環節。
二是監督執法的落後。據了解,無論是藥材批發商還是藥企在購入藥材時很少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更是幾乎無所作為。再以維C銀翹片為例,我們首先得感謝香港衛生部門,是他們通過檢測告訴了我們維C銀翹片中“不含維生素C”卻含禁藥成分和其他有毒物質的事實。問題在於,大陸的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在做什麼?他們的監管能不能跑到香港衛生部門的前面?
除了公眾的健康,還有一個嚴肅的話題是,當下社會有一股“反對中醫、提倡西醫”的思潮。其領頭人物莫過於“打假鬥士”方舟子。如果中藥“富含農藥”的問題長期存在,並且危害公眾健康,顯然會進一步透支中醫的公信力。很有可能,公眾為了安全起見,會有更多的人選擇放棄使用中藥或中成藥,轉向單靠西藥治療。中醫也將面臨更為嚴重的信任危機。
中藥安全,事關公眾健康,事關國粹的傳承與發展。只有政府部門從中藥材的生産、運輸、炮製和加工各個方面來加強監管,才可能讓中藥回歸到治病救人的職責,讓中醫更有説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