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C銀翹片“感冒”無縫監管是“良方”

時間:2013-06-21 15:28   來源:羊城晚報

  6月18日,香港衛生署呼籲市民勿服用一款標示為“維C銀翹片”的口服産品,因該産品或含多種未標示及已禁用的西藥成分,服用後可能危害健康。昨日,國家食藥監局也通報,維C銀翹片存安全性問題。(6月19日《新聞晚報》) 

  維C銀翹片是許多人感冒時的首選藥,如今卻聽到“請勿服用”的呼籲,令人吃驚不小:莫非,維C銀翹片欺騙了公眾感情,屬於問題藥品? 

  事實上,這或有以偏概全之虞。據香港衛生署後續表態,其呼籲禁用的是深圳某廠的一款維C銀翹片,而非所有同名産品。也就是説,其危害輻射面或許有限。 

  這番説明,或可避免誤傷,卻難以打消一些人的顧慮:一者,在安全焦慮泛化的語境中,維C銀翹片出問題,激起公眾的“情緒敏感”,很正常;再者,這已不是維C銀翹片首次醜聞纏身。今年3月,央視就曝光,廣州某藥企生産的維C銀翹片含有問題成分,引起不小的恐慌。 

  更早之前,2010年9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曾發通報,提醒醫務工作者、藥企和公眾注意維C銀翹片的副作用,避免超劑量、長期用藥,以降低用藥風險。安全警示,意在杜漸防微。 

  如今,被曝可能有害的這款維C銀翹片,問題在於:或含多重已禁用的西藥成分,而在産品樽上標注的維C等成分,則未被檢出。換言之,這款藥成分標注不規範,涉嫌造假。制藥企業的作偽之舉,當被究責。 

  只不過,落入輿論漩渦的,不止是涉事藥企。監管標準的“南橘北枳”,也淪為公眾鞭撻的靶心。按理説,在藥品監管上,當預估風險、審慎把關。藥品成分標注本應充分告知,而不能“隱惡”,遺憾的是,香港衛生署發現個案性病例後,按圖索驥,發掘出問題;而內地監管部門儼然“後知後覺”。 

  應該説,對維C銀翹片的潛在危害,國家食藥監局也有通報。據了解,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中,有關維C銀翹片的病例報告數有1885例。可僅是資訊通報,只喊不打,止于提醒,恐怕難有震懾力。 

  如果説,安全有效是藥品的軀體,那安全性存疑的維C銀翹片,本身就“感冒”了。而無縫監管,該是給藥品品質祛疾的“制度良方”。(佘宗明)

編輯:張禦舲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