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生死的志願者品質

時間:2013-04-28 14:35   來源:新京報

  對於當下的中國而言,熱血的志願者,正在興起,但數量遠沒有達到需要衰減的地步。

  ■ 本週人物汪策

  2013年4月22日下午,一位名叫汪策的女志願者在向地震災區運送救災物資時,在蘆山縣境內被墜石砸中,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汪策生前是貴州某藥業公司在川攀西片區經理。地震發生後,她主動請纓運送藥品支援災區,遭遇不測。4月28日原本是她33歲的生日,如今,生命的年輪停止轉動,永遠定格在32歲。

  媒體正在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汪策——出生於貴州偏遠地區,16歲便到成都讀書並留在這裡打拼,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公司業務骨幹,待朋友熱情豪爽,在家裏是老大,養成了特別能照顧人的性情,也因此在未婚的狀態下,就被同事稱為“策媽媽”……

  如果僅此而已的話,汪策和在成都大街上隨意碰到的千千萬萬在這裡打拼的人,其實沒有什麼區別。她是因為一次悲痛的意外,而被動地成為“英雄”的。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包括她自己在內,所有人都希望這種悲壯和慘烈沒有發生。她護送著滿車的藥物,來到災區,送給急需的人們,然後略帶疲憊地趕往回程。之後,生活繼續,她就像朋友和自己所希望的那樣,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半,與之一起艱辛但不失幸福地開始新的生活,為人妻,為人母。繼續與她所熱愛的世界和人們親切相處,任光陰流轉,在多年後的一個黃昏,用平和的語氣,回憶起多年前那一段充滿艱辛和危險,但終於走過來的行程。這,才是常態的志願者的生活。

  但遺憾的是,歷史是容不得美好的想像和假設的。汪策確實走了,帶著她出發前在電話中給父母的那句話:我要去災區當志願者。這句普通的告別語,因為她的犧牲,而變成了一句頗有誓言意味的語言。這句話語所深含的,是一個志願者視別人的痛為自己的痛,視世界的苦為自己的苦的大愛精神。作為一個典型的代表,她用自己的生命,令世界對“中國志願者”這個新生的群落,抱之以崇敬的眼神。

  在網路上,也有人將這當成一個“志願者給災區添堵”的事例來加以“反思”。每一次大災後,對救災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本身,是有意義的。但不能違背一個基本前提,即不能用不合適的論據,去論證論點,那樣得出的結論肯定是不合適的。

  比如,對志願者的熱情和專業水準不成比例的反思,從512救災之後就在進行。拋棄“熱血營救”“激情抗災”而提倡“理性救援”和“專業主義搶險”,這些本身都是沒問題的。但憑此就對結構複雜的志願者,進行無差別的否定,那就陷入了誤區。而憑此理論,拒絕所有熱情的志願者,給他們層層設卡,那更是大錯特錯。

  對於當下的中國而言,熱血的志願者,正在興起,但數量遠沒有達到需要衰減的地步。汪策的犧牲,是一個獨立的個案和特例,不能拿來作為“反思”志願者的案例。不僅如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從正面意義去看待她身上大愛的志願者品質,這是超越生死,為所有人所景仰感佩的並需要更多人去發揚光大的。(曾穎 作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