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標準, 一種現代性困境

時間:2012-11-22 14:43   來源:長江日報

  近日一則酒鬼酒塑化劑超標兩倍多的消息震驚國人,中國酒業協會振振有詞地説,凡是白酒都含塑化劑,但均未超出衛生部相關規定的限值。也就是説,只要您是喝白酒的人,您就喝過塑化劑了,但身體健康安全著呢。

  所謂衛生部規定的限值,就是食品安全標準。就營養成分而言,是保底的含量,不能再低;從添加劑來説,就是上限,不得更高。産品符合安全標準,就可以合法銷售,大家吃著也可保無虞。消費者知道産品有有毒成分,但必須視為合理合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食品安全標準一方面控制了有害物質的上限,也就給了不法商人人為添加的合理藉口。含量高了固然違法,但在安全標準以內,似乎就可以“有理走遍天下”了。塑化劑、三聚氰胺之類,本來不是食用物質,但按照安全標準,食品裏可以有一定含量。理由是存在“環境含量”,它們充斥在空氣、土壤和水裏,必然迴圈進入食品中。食品裏查出有害物質,就不僅合法,而且可以振振有詞。

  與此對應,出現了“少吃無害”論。2005年蘇丹紅在全世界成過街老鼠,衛生部曾發佈一份《蘇丹紅危險性評估報告》,稱“偶然攝入含有少量蘇丹紅的食品致癌的可能性不大”。現在有專家論證,按照衛生部的限值,一個人得每天喝2公斤到10公斤白酒,所攝塑化劑才會令酒徒致癌或中毒。

  少吃無害,在專家看來,就是一個真理。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數萬名科學家常年忙著實驗、比對、分析和論證,再加上律師、社會學家等專業人員把關,以確定一項標準的那個極限。既然存在“環境含量”,人們不可能完全不攝入有害物質。由於科學的擔保,事情起了變化,沒法不吃變成了少吃無害。

  但傳播學規律決定了,知識與認知會在社會傳播中變形,並被人為扭曲。少吃無害是一種專業判斷,但商人喊完口號就以為,少吃無害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吃,産品中可以添加有害成分。要注意的只是不超過限量,或者不被查出來。如果政府沒有安全標準,他們更要大膽添加。所以三聚氰胺被添加到乳製品中,又有人把塑化劑用作“陳化劑”,以製造酒類挂杯的效果。

  在消費者維度上,相關知識和認知則在社會傳播中發生了另一種扭曲:任何産品一旦檢出有害物質,大家馬上斥之有毒有害,而不會關心它“未超過限值”。也許科學值得尊重,但人們有理由憧憬食品完全無害。乳製品傳出壞消息後,很多人發誓不喝奶,或者只買洋品牌。現在又有很多人發誓不喝白酒了,酒企市值一日蒸發近328億元。

  於是結論似乎是,安全標準是政府監管的尺度,卻未必是企業的市場通行證。産品或許無法做到純之又純,但總得律己以最高標準。比如像白酒企業,本來用罈罈罐罐好好的,何必要用塑膠桶、塑膠管?圖了個一時方便,突然企業就垮了。(楊于澤)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