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認同偏下”是消極的社會心態

時間:2012-06-28 14:28   來源:羊城晚報

  報載: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認為,國民對收入分配秩序的認同問題是比較重要的:“中國認為自己屬於中層的還不到40%,認為自己屬於中下層、下層的佔了將近55%,全世界都沒有像我國這樣的調查結果。當時我們把這種現象概括為階層認同偏下。”

  其實,這個問題大約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關於“中産”,中國的特殊國情是:與世界各國的民眾對“中産”趨之若鶩迥然不同,也與世界上眾多媒體或學者對中國“中産”的成長寄予厚望正好相反,中國人對“被中産”、“不中産”的興趣甚濃。

  為什麼中國人對“中産”不感冒,也許與上層對這個詞的態度有點曖昧相關。雖然在媒體上、在學術界,大家可以對此討論得熱火朝天,但這個“舶來”的名詞一直在中國社會中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認可,甚至有點“三非”的嫌疑。這一次,李培林教授也還是用了兩個社會學術語——“中層”和“階層認同偏下”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概括,小心翼翼地避開了“中産”這個也許有點敏感的概念。

  説起來也很好玩,如果我們查《新華詞典》,“中産”這個詞被釋為“中等財産的人家”,而另一個從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用得最多,且被賦予濃郁夢幻色彩的名詞——“小康”,則被釋為“指家庭經濟較寬裕,過著中等生活水準的生活”。兩者之間,雖然看家庭(人家)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強調著“財産”,後者強調“生活水準”,但關鍵詞恐怕都是“中等”,而且“財産”和“生活水準”之間的密切關係,想必是毋庸贅言的。

  歷數我黨歷史上的光輝時刻,其實都與“財産”相關: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再到改革開放時的“包産到戶”,不都是為了幫助人民從無産到有産嗎?在2000多年前,孟老夫子就諄諄教導我們:“有恒産者有恒心,無恒産者無恒心。”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而今的社會分配方案,已經討論了8年了,還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不知在哪糾結得很。不消説,全國人民都當大富豪肯定是不行的,人民大眾也根本就沒有這個奢望。所以,如若有個“中等財産”或“中等生活水準”,肯定就像《詩經》中所説,“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了。從這個意義上説,“中産”即“小康”,而“全面小康”就是我們既定的要在2020年實現的偉大目標。

  在李培林教授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一種焦灼之情。社會學家從專業知識出發,對未來發展看得很明白,如果民眾都不“中層”或“中産”起來,恐怕“小康”就會成為一堆枯燥乏味的數字,而不是明亮鮮活、生猛躍動的生活。再看得遠一點,一個穩定的社會必然是“橄欖形社會”而不是“金字塔形社會”。如果長此以往地“不橄欖”,那麼社會穩定就只能靠強力“維持”了。

  對於“階層認同”,社會公眾總是有從眾心理的:如果一個社會以“中産”為主,而且“中産”被認為是社會中堅,那麼大家就都願意聚集到“中産”的旗下。只要有個穩定的職業,有份穩定的收入,那就樂滋滋地向“中産”靠攏。如果一個社會中下階層居多,佔到70%或以上,而且只見物價漲而工資不長,對未來的預期不明朗,那麼大家也就會熱衷“階層認同偏下”,唯恐脫離大多數。因為此時“向下”是水,“向上”是舟,而一旦水發怒是無理性可言的。

  8年了,社會分配方案一直在反覆斟酌尚未出臺,用樣板戲中的經典臺詞表述,已經是“別提——它了”。分配不公已經使社會心態極度扭曲,現在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已經不是在“仇富”,而是“仇”所有比我掙得多的人。網上曬收入,可能你説一個月掙4000元,就會有挨罵的可能,因為大多數人只掙1000元—2000元!你説,你敢“階層認同向上”嗎?(唐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