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的貧困

時間:2012-04-24 08:18   來源:錢江晚報

  朱慧卿 繪 

  從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國家對160個試點區縣的中小學生,每人每天給予3元錢伙食補助。可遺憾的是,營養午餐的營養面臨流失的危險。此前已有媒體報道,2012年4月9日中午,雲南省鎮雄縣塘房鎮頂拉小學300多名學生,在吃了由學校食堂統一供給的營養餐後出現腹瀉、腹痛、發高燒等症狀。中央電視臺記者進行了追蹤,據孩子們回憶,事發當天吃了米飯、豌豆、小瓜、葵瓜,豌豆聞起來是臭的,很難聞;不吃不行,老師説不吃一次要罰10元。

  這樣的營養午餐不要説營養,連正常下咽都是個問題。顯然,校方將營養午餐當成了任務,學生必須要吃營養午餐,至於有沒有營養,是不是健康,都毫不關心。用國家補助做出來的“營養午餐”,當然是營養午餐,完不成吃營養午餐的任務要懲罰,於是在“天價罰款”(對學生來説)的震懾下,學生們以頑強的毅力將發臭的豌豆咽了下去。這一咽裏面看到了意識的貧困,在校方的意識裏,學生不是主體,而是完成吃營養午餐的任務的客體,所以他們的感受自然得不到關心和重視。

  就營養午餐計劃來説,是非常有營養的一個想法,可是在具體執行中又遭遇了制度的貧困。在廣西那坡縣,有學校將3元補助用於購買“壯壯水牛奶”,僅僅3元錢的補貼,在供應商的層層盤剝之下,整整縮水三分之一,而且一些學校供應營養午餐的食堂沒有衛生許可,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八步鎮,關於營養午餐的招標會上,關鍵的工商和衛生部門竟然投了棄權票。怎麼將營養午餐計劃執行好,落實好,需要一系列制度的配合。官方應該學習的是民間免費午餐的模型。民間發起的貧困學生免費午餐基金,到賬善款已經超過兩千萬,已撥款學校超過百所。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基金倡導直接幫助當地學校建立食堂,在當地採購新鮮蔬菜進行加工,給孩子們提供熱騰騰的午餐,從源頭上阻擋問題食品進入學校。在免費午餐基金的官方微博上,可以看到來自受捐助學校的賬目資訊,基金要求每個學校開設微博,自己在微博上面每天公佈賬目,讓全社會能夠看見吃的什麼東西,花多少錢,並且動員志願者對學生和老師們進行抽查,對學校進行監督。在這一系列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下,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都得到了保證,營養午餐敢不營養嗎?

  要讓營養午餐營養起來,還需要消除法律的貧困。美國國會早在1946年就通過了《全國學校午餐法》,1969年美國總統簽署《兒童餐衛生法令》。正是在法律上一步步具體而微的規定和闡釋,美國學生的免費營養午餐計劃才一步步臻于完善。

  留住學生營養午餐中的營養,當從消解這種種貧困開始。(董碧輝)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