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鄒晶
一棵大蔥又攪動了敏感的蔬菜價格。
“倆月翻了兩番”,“10元錢只能買到兩根大蔥,買一根大蔥的錢可以買10多枚雞蛋……”每一次的起伏漲落,似乎都在檢驗著國人的智慧:從“豆你玩”、“姜你軍”、“蒜你狠”到現在的“向錢蔥”,無一不透著調侃,但更多的是無奈。每一個新詞的出現,最終都給百姓帶來巨大的壓力和負擔。
市場經濟的特點就是價格圍繞著供求關係的多與少而上下波動。比如,近期內,天氣寒冷,蔬菜生長緩慢,供不應求,蔬菜價格自然上漲。再比如,去年大蔥價格偏低,壞行情挫傷了蔥農的生産積極性,減少了大蔥的種植面積,供應量減少,蔥價上漲也可理解。但如今蔥價“異軍突起”迅猛上升,卻絕非完全來自田間地頭。
業內人士透露,大蔥從地頭進入老百姓餐桌上至少要經歷“種蔥─小經紀人─大經紀人─運輸戶─大批發市場─小批發商─市場”等環節,尤其是在供應偏緊的時候,每個環節加價幅度都很大,到了市民手中,價格自然就貴得離譜。
一路“過關”的又豈止現在的大蔥,哪一樣農産品不是在一路顛簸中加高了價碼呢?否則,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就不會如此感到無奈了。
細細琢磨近年來充當過“帶頭大哥”的“蔥薑蒜”、“糖豆果”……這些農副産品無疑都有比較共同的特點:具有較長的儲藏期,易於囤積;不在有關部門價格監測品種範圍,較為隱蔽;大多是餐桌上的輔料,需求較弱。而這些特點恰恰為“第小偷”翻江倒海提供了方便。
逐利是資本的本性,當股票市場、房地産市場獲利空間減少時,它們自然便轉向物資,並借助一些自然因素和種種似是而非的概念,玩起了“擊鼓傳花”遊戲。近年來,蔬菜、糧食等農副産品價格暴漲,郵品、玉器等收藏品價格飆升,隱約都有著遊資興風作浪的跡象。
“菜賤傷農”與“菜貴傷民”的交換輪替,暴露的是農産品生産缺乏科學合理的種植指導。但真正主導市場價格的其他因素,特別是“蔥薑蒜”背後的“第小偷”,卻非單靠科學合理的種植能夠解決的。流通環節的層層剝皮,需要減少環節,真正通暢地從地頭直達餐桌。特別是要給民間資本創造一個制度化的出口,加快壟斷行業改革,讓資本在相對穩定的預期中賺錢,而不是在暴利中狂喜,又在暴跌中悲泣。
或許“向錢蔥”不一定會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帶來太大影響,但如果不對其價格異動予以剖析和解決,那麼,捲土重來的也許是“辣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