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塊錢能買什麼?以前是20個雞蛋、2斤五花肉……如今,只能買2根大蔥!每次漲價都伴隨怨聲載道,但平抑物價又致菜賤傷農。新一輪漲價中,我們關注漲工資。鼓了百姓錢包,還要改善養老、醫療等民生,大家才敢花錢,面對合理的價格上漲才能淡定。
近期,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突然價格高漲,上海本地大蔥價格3個多月時間整整翻了1倍。北京、上海、廣州的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錢僅能買到兩根大蔥。漲價後大蔥的風頭甚至蓋過肉禽和雞蛋,一度成為餐桌上的“主菜”。
“向錢蔥”的暴漲,不禁讓我們聯想起了近年來出現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糖高宗”。2010年以來,大蒜、綠豆、葉菜、玉米等農産品價格大幅上漲。這一輪農産品接力般的漲價潮,在網路上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網路熱詞。在網友的調侃聲中,我們也可以讀出人們對於物價上漲的無奈。如果是油價漲,我們可以不買車;如果是房價漲,我們可以不買房。可是當生活基本資料都在漲價時,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回避。
大蔥漲價為何來勢洶洶?
首先是農民缺少市場供應資訊。2010年和2011年大蔥價格都出現快速下跌。連續兩年的壞行情導致蔥農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不僅種植面積減少,大蔥畝均産量也出現下滑。農民積極性被挫傷,大蔥供給量減少,今年價格必然暴漲。農民對於市場供給資訊缺失,不能科學合理地按照市場供給情況種植,是大蔥價格暴漲的第一層原因。
其次是經銷商囤積居奇。在很多大型農貿批發市場的大蔥生産銷售鏈條中,一直存在著“農戶——經銷商”的承包合作的模式:普通的種植農戶承包下幾十畝至上百畝的土地,一些經銷商在農戶種下大蔥後,就與他們談好價格,承包下農戶所有大蔥的銷售。大蔥漲價後,巨大差價的受益者並不是種地的農民,而是經銷商。在這些經銷商中,囤積居奇的商人也不乏其人。據稱,一些承包下數百畝至上千畝大蔥的一級經銷商都“發財”了,“少的賺了兩三百萬元,最多甚至上千萬元。”
第三個原因就是流通環節的累加成本。過多的中間環節,田間到市場超高的運輸費用,超市進場費以及市場的各種收費,這些老問題始終沒有根本解決。比如説,運輸費用這種剛性成本越來越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油價在不斷上漲。一個成品油價格上漲,推高蔬菜運輸成本,最終都是嵌入在蔬菜的最終銷售價格中,由城市市民負擔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