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人物一旦被貼上“標簽”去刻意渲染,難免引發轟動,而在網路傳播的輻射之下,造成了一件件虛假、非理性的新聞事件,可謂一時風聲鶴唳、謠言四起。
北大周其鳳校長“美國教育一塌糊塗”的言論在網路上引發了強烈的轟動,而事實卻是“標題黨”斷章取義的報道,成為網路上的耐人尋味的笑談。北大校長,創作化學神曲、“撐腰體”成為網路名人,他作為公眾人物,代表的是中國教育界的權威,怎麼會無緣無故去批評他國的教育?不合身份時宜,不在情理中嘛。然而歪曲報道一齣,評判浪潮不斷,北大校長被“冤”,不得不説原報道是一篇“一塌糊塗”的新聞稿。
歪曲報道屢禁不絕,挑戰者公眾的眼球,給世人一個頭暈目眩的“棒槌”。作為“小悅悅事件”中的核心人物,陳賢妹也沒能逃避扭曲漩渦,她遭辭退的報道被指不實,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願看見的名人傳播歪曲現象。“施救阿婆遭辭退”本是一個帶著強烈感性思維的爭議話題,相關媒體沒能嚴謹對待,以偏概全,引發社會情緒,造成網民口水聲、罵聲一片。其雖然得到了傳播效果,卻失去了新聞實事求是的本質。
兩件事兩個名人,不難看出公眾人物的言行總是引人注目的,而公眾人物被歪曲傳播,媒體和網民社會責任感的偏失以及名人被“妖魔化”是其中的關鍵。
首先,網民和媒體的社會責任感讓名人被歪曲傳播成為可能。不置可否,資訊化時代讓網路成為“是非”場,媒體為吸人眼球的虛假報道時有發生,媒體為了贏得資訊的最大力度發揮、為了足夠吸人眼球,不平凡的事、不平凡的人便成為首選,不少媒體為了取得新聞轟動的制高點競相追逐、人云亦云,逐漸接近常態化。同時,加上有些網民不負責任的態度,惡性後果便是産生了大量的謠言和偏見。網民社會責任意識沒有完全到位,媒體“把關人”作用淺化,給大眾傳播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其次,公眾人物被“妖魔化”是媒介傳播的畸形現象,也深層次反映了讀者與名人之間矛盾的對立統一。名人身上有較多的新聞點,這些新聞點足以成為報道的話題,而且人們對他們的印象往往是建立在這些話題之上的,綜合評價或是主觀臆斷,可謂大眾點評,貶低抑或褒獎,都是一種社會矛盾的反應。因而媒體在對待名人事件時,要做到實事求是的報道,正面引導和反面批判都需要特別注意,處理與社會情緒對立的事件更應該嚴謹慎微,以偏概全要不得。
公眾人物成為被關注的對象,還需回到事件本身去反思。北大校長的“一塌糊塗論”和陳賢妹的“被辭退”或者是“保時捷女孩救人”等等一系列焦點或爭議事件,本身是社會發展的體現,集中反映了當前的社會面貌和社會心理,因而必須保持理性分析,媒體更應該全面理性的報道,引導社會主流輿論,實事求是,負責和理性,新聞價值才能真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