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是為群眾服務的,組織工作也是群眾工作

時間:2011-12-26 14:21   來源:人民網

  近日,中央組織部發佈了全國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結果。無論是選人用人公信度還是組織工作滿意度,得分都較上年有所提高。實際上,這也是此項民意調查工作開展以來,各項指標連續第三次全面提高。

  這樣的民調,可説是組織部門的一份考卷;而較高的分數,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組織部門公信力的不斷提升。尤其是在地方領導班子的換屆之年,這樣的提高來之不易。正如中央組織部相關負責人所分析,這樣的提高,來自我國不斷發展前行的大環境,也來自各級組織部門改革創新的小環境。

  組織工作離不開群眾的支援。無論是幹部任用之前的推薦,還是考核時的測評,無論是幹部任職前的公示,還是任職後的監督,群眾的意見都是重要內容。如果組織部門總高高在上,這些要密切聯繫群眾的工作就難以做好。失去了群眾基礎的組織工作,也難以開展下去。

  在組織工作的評議中引入民意調查,本身就體現了一種尊重群眾意見的導向。在很多人眼裏,組織部門略顯“神秘”:位高權重,決定著幹部的政治前途。民意調查引入群眾對組織工作的評議,在得到相關意見的同時,實際上也拉近了群眾與組織部門的距離,這可説是民意調查的一個重要“溢出效應”。

  組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群眾工作。因為幹部是直接為群眾服務的,在很多人眼裏,幹部的形象就代表著黨的形象,幹部的作風、能力、態度就代表著黨的作風、能力、態度。如果選人用人有問題,損害的將不僅僅是組織工作的滿意度,更是群眾對黨的滿意度。正因此,民調的分數,不僅是給組織工作的,也是給通過組織工作管理下黨的幹部隊伍的。

  滿意度得分“全面提高”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還有提升的空間:選人用人公信度為76.10分,組織工作滿意度為78.53分。民意調查的數據,要從中發現問題、尋找差距,為進一步改進工作提出建議和依據。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同樣要看到不足,以進一步回應群眾的期待。

  現實中,組織工作遇到的挑戰也不少。前不久,江西“宜黃事件”中被免職的宜黃前縣委書記、前縣長,被曝均已復出,引來關於幹部問責制度和選拔任用制度的討論。如何打消公眾疑慮?如何建立科學“復出機制”?都是組織工作應該面對的課題。

  而且,在深刻變化的社會轉型期,組織工作同樣面臨著全新的時代課題。比如,在流動時代,如何做好流動黨員的管理工作?比如,在資訊時代,幹部的培訓應該引入哪些新的內容?再比如,在利益時代,幹部考核又應該如何結合起品質和速度、當前和長遠、“顯績”和“隱績”?這些,可能都是需要考量的內容。

  從廣義上看,組織工作實際上就是“人力資源工作”。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機關,這樣的部門都是服務於中心工作的。組織部門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強化群眾意識,民意調查可説是一個最好的開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