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天來,記者“入職”北京福奈特連鎖洗衣機構多家連鎖店,個別洗衣店裏,為節約成本,部分本應該幹洗的衣物被投進了水洗機,男女內衣、襪子被混洗,顧客的鞋子被暴洗掉色後,洗衣店直接拿皮衣護色劑上色矇混過關,而福奈特總部所謂的“使用福奈特自主品牌專業高效清洗劑”,在多個連鎖店裏,不過是從批發市場買來的普通洗滌劑。(11月28日《新京報》)
消費者花大價錢購買的幹洗服務,以及對於名牌連鎖店商譽的信任,都被臟兮兮的洗衣桶洗掉了。近一段時間,服務行業屢屢遭遇信譽危機,使得消費者脆弱的信任底線一次次被衝破。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服務行業是指為人服務,使人生活上得到方便的行業。既然是為人服務,自然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這個行業的良心程度無疑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的一部分。
提供劣質飯菜的飯店店主,可能會把衣物送進假冒幹洗店裏,這些人可能從超市買到過期食品,反過來超市的經營者又不可避免會到飯店就餐,而這些個體又有著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普通消費者。如果大家都不守職業道德底線,糊弄顧客,冤冤相報,惡性迴圈,最終誰也得不到優質服務,誰也沒有好處。
搞欺騙把消費者當傻子的店家,其實也在自欺。因為服務行業是良心行業,也是信譽行業,一旦可貴的信任被侵蝕,就難免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不管哪行哪業,面對消費者累積的怨氣,即使再硬的牌子,再大的銷售額都難以避免一個行業品牌“掉色”甚至倒掉的命運。倒閉的三鹿奶粉如此,雙匯、達芬奇也是如此。
要想重拾消費者對於這些品牌甚至行業的信心,必須先讓不良商家找回自己“掉色”的良心,流淌著道德血液。首先,商家應有自省精神,構築基本職業道德理念。其二,完善監管體系,嚴格執法。能完全靠自己自省的商家畢竟不會很多,唯有及時發現不良商家的不法行為並作出相應懲處,産生“火爐效應”,才能讓他們主動改邪歸正,遵規守法。其三,服務行業協會應當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整個行業內部開展作風治理行動,讓誠信服務商家的品牌得到更大範圍內的推廣,讓行業模範標兵得到社會的讚許與肯定。建立行業推薦制度等,利用口碑效應讓其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必須堅定立場,及時將問題産品投訴給有關部門,對問題商家予以堅決抵制,讓屢次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無良商家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