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設如何可持續

時間:2011-11-17 10:36   來源:解放日報

  ●保障房建設與政府財政預算、城鎮化比例正相關。這意味著保障房建設不是市場化的問題,保障房建設不能僅僅依靠市場力量,它更需要政府的調控。

  ●主持人:本報記者 柳田

  ●嘉賓:任興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平新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解放觀點: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已超過1000萬套,實現了年初計劃的目標任務。但是,社會上對於保障房品質、進度及分配的關注從沒停止。您怎麼看待當前保障房建設的現狀?

  任興洲:突出問題是資金缺口明顯,地方財政壓力加大。建設前期,地方反映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給面臨地方土地指標的限制,土地收儲和拆遷成本不斷加大,公租房土地供應辦法尚不明確及保障房前期審批時間長、落地難等問題。而後期運營管理、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尚不完善。建成後的公有住房的管理,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和制度安排。這些可能都是地方政府面臨保障房建設時的新課題。

  解放觀點:我們注意到,很多討論實際是關於保障房“數量”的問題。您認為,保障房是多了還是少了?

  平新喬:在過去10多年間,保障房佔住房銷售面積的比重在下降,從2001年的10%以上下降到2009年的3.5%。這説明商品房發展較快,而保障房發展較慢,住房增量裏面的保障房數量在下降。 2009年國家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並提出了比較完備的保障房體系,包括公租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以及棚戶區改造五類。今年計劃建1000萬套保障房,除棚戶區改造外,真正建設的保障房有500萬套,是2003年到2009年每年50萬套的10倍,相當於“十一五”期間保障房建設總量。

  任興洲:數量雖然增加了,問題也更複雜了。比如,保障房的結構就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的保障房建設任務大約佔44%,東部地區佔30%,中部佔26%。西部地區保障面大、保障任務重,但是其財力較弱,這就存在一個比較大的矛盾。即便是中央政府給西部的相對投資比較多,但這是遠遠不夠的。保障房的供應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除廉租房制度外,各地經濟適用住房供給比例有縮小趨勢,對中等以下收入的住房困難家庭,實行公共租賃住房保障。今年1000萬套建設任務中,廉租房160萬套,公租房220萬套,經濟適用房和兩限房200萬套,棚戶區改造420萬套。公共租賃房佔今年保障性住房供應比例22%左右,但由於資金來源渠道仍有問題,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重點發展公共租賃房,使它逐步成為保障性住房主體,還需探索許多實際的問題。

  解放觀點:如此看來,保障房的數量應該由什麼決定?

  平新喬:今年保障房建設前期資金缺口大。 7月份中央允許各個地方銀行資金進入,這個缺口在短期內得到緩和。但長遠來看,銀行的錢要財政歸還,利差也要財政支付。這表明保障房建設存在最優規模,關鍵是要讓保障房建設變得可持續。

  保障房屬於含有公共品屬性的私人品,商品房屬於私人品。當供地給定時,保障房的最優比率問題其實就是公共品與私人品的最優比率問題。現實中,保障房在我國城市住宅裏應當佔有多大比率,取決於需求方面因素,比如,老百姓的消費偏好、居民收入週期變化、居民工作崗位的穩定程度、城市化的進程、居民的財富水準和房貸中首付比例的高低等。供給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視,保障房能夠提供多少,取決於地方政府有多大的財力。

  解放觀點:在我國保障房體系的設計和建設中,怎樣才能使我國的保障房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

  平新喬:數據表明,保障房建設與政府財政預算、城鎮化比例正相關。這意味著保障房建設不是市場化的問題,保障房建設不能僅僅依靠市場力量,它更需要政府的調控。

  保障房建設不能實行“一刀切”,保障房建設解決的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平民、低收入老百姓和新來農民工的住房問題,保障房建設任務應該與當地實際需求掛鉤。

  任興洲:首先,住房保障體系整體思路和整體設計需要進一步的清晰和完善。在解決資金問題上,要明確中央和地方在住房保障上的財權和事權關係,明確職責,確保資金投入。尤其是投資回報長的公租房項目,社會資金參與政策需要突破,加快投融資模式創新。資金可以通過股票、債券籌集,或者嘗試將公積金、養老金、人壽保險引入到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形成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通過財政稅收等政策,鼓勵因地制宜,探索多種途徑的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模式。

  在沒有明確資金來源情況下,各地在保障房建設中進行了大量積極探索。比如搭建政府融資平臺吸收社會資金。在探索制度創新方面,一些地方把政府支援和市場化運作有機結合,激活存量、拓寬保障房渠道,探索所謂共有産權模式等等,實現保障房可持續運轉。

  後期管理,應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提高保障過程中的公平和效率。加快建立和完善為住房保障科學決策、公平合理分配、有效管理提供依據的資訊系統,增強住房保障政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