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採訪吃住在農家,能寫出村裏的真實事,就好像當年《邊區群眾報》的記者回來了。”陜西日報社落實“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120名記者分別深入到陜北、關中、陜南偏遠農村採訪,普遍受到當地群眾真心歡迎。其間,我和同志們得到的最深感受是:“黨報記者只有不斷縮小自己,才能真正走進人民群眾心裏。”
陜西日報前身是1940年3月25日在戰火延安誕生的《邊區群眾報》,當時的記者,都是從軍隊的連、排、班、組戰場上,和老百姓的田間、地頭、窯洞裏采寫新聞,發表前還要向採訪對象和老百姓念稿,只怕自己寫不實,只怕老百姓看不懂。他們把老百姓當作傳播新聞的根本目標,報紙不賣牌子,記者沒有架子,老百姓自然把報紙和記者當成知心朋友。
可惜,當年延安時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那種新聞作風,越來越喪失了。尤其當下,科技飛速發展促進資訊傳播捷便,記者不到事實現場也能得到事實基本情況,加上傳播新聞的真假好壞,也不再是老百姓説了算,這便給報紙和我們記者慣出了一些壞毛病,譬如出現了一些採訪寫作不唯實只唯上,鼻孔朝天,官氣十足的老爺記者;出行講排場,深入基層一陣風,隔著車窗看風景的車輪記者;不顧事實真相,一味附會領導講話,閉門造車的文件記者;不事採訪,只顧炒熱,複製粘貼的網路記者等等。結果本來是人民群眾知心朋友的記者,逐漸淡出民心,甚至有些地方産生了“防火、防盜、防記者”民怨。
乍一看,其中原因應該責怪記者,不顧事實只唯上,採訪作風漂浮,報道文風虛晃,有的甚至歪曲事實讓人民群眾傷了心。但“走轉改”活動中我們發現,其實這類問題不應該一味地遷罪于記者。記者是專門從事采寫新聞工作的,采寫什麼?關鍵看發表什麼。黨報等傳統媒體多年形成的“只要媒體不出事,寧可稿件缺新聞。”“只要政治導向好,不嫌看報讀者少。”“寧願平庸保飯碗,也不冒險説真話”的工作習慣,致使記者不擅採訪發現事實本質,不肯挖掘事實真相,不屑反映群眾心聲,不敢講真話。記者不幹記者應幹的事,就不像記者,特別基於基層的部門、單位、領導、同志們高看厚待黨的媒體,有些記者便越來越像官員,出行也端起大架子,説話也拼“四六句”,寫新聞越來越與領導講話雷同,“掄概念,喊口號”,只顧自己完成任務,不管報道有沒有效果。
“走轉改”中聽到人民群眾的聲音,使我們認清了以前辦報習慣的錯誤所在,看起來這類報道表面確是為了確保正確政治導向,但稿件沒人看,實質等於喪失了引導力。媒體若失去傳播影響力,就失去了受眾,也就失去了輿論引導功能。尤其當下,面對方興未艾發展的新媒體,正確輿論若不搶佔首發時效,錯誤消息就會滿天飛,等你再要從頭糾正這些錯誤輿論,花更大的傳播功率也未必奏效。如果我們的媒體一再失語,而讓錯誤觀點恣意傳播,不僅老百姓不認這些媒體的賬,就連經常喜歡使用這些媒體的官員們也會對其失去信心。
歡迎“走轉改”記者的群眾為什麼説“好像當年《邊區群眾報》的記者回來了”?只因為當年戰火延安時期的記者幹的是記者的事,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傳播人民群眾需要的新聞,也傳播人民群眾心裏想説的真話。我們採訪、寫作、傳播過程所出現問題的根子正在於我們的新聞觀已丟棄了群眾觀點,我們的價值觀已淡化或放棄了群眾立場,我們的新聞傳播越來越脫離群眾路線。
能否堅持群眾路線,深入實際採訪新聞,不僅是工作作風問題,也還是必要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規範。資訊論揭示,資訊傳播由信源經信道傳給信宿。媒體和記者,都是傳播的信道,就是資訊工作者。信道能否如實不失真地傳播資訊,關鍵在於能否無間隔地接觸到信源,就是記者能否“身到、心到、感情到”地融入到群眾中間去,踏踏實實地去發現新聞,誠誠實實地傳播新聞,反映人民群眾真正的心聲。從新聞傳播學角度看,信源和信宿同在社會生活層面,不論産生新聞還是接受新聞傳播,都離不開人民大眾,全都在人民群眾之中。所以我們的新聞傳播,在西方講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其實和延安時期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一樣,根本要看你的媒體和記者是在為誰服務,是為小眾還是為大眾?要看記者是跑熱門還是跑冷門?要看記者採訪是走上層還是走基層?
雖然我們開展“走轉改”活動才幾個月,才開始反省到黨報新聞傳播中存在的問題,但我們在“走轉改”活動中已經認識到人民群眾最樸實、最真誠、最善良、最包容,只要我們能真心實意把人民群眾當親人,人民群眾肯定把我們當親人;只要記者深入群眾生産生活,人民群眾肯定會接納我們,建立真摯感情;只要記者深入了解群眾的生存狀態,就能真實體會到群眾冷暖和訴求;只要記者切實感受到群眾喜怒哀樂,就能準確把握、如實反映群眾所思所想;只要記者真心實意、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就會真心善待記者,把記者融進心裏。
良好的開端形成了正確的思想體會,引導著我們陜西日報社全體黨報工作者,踏踏實實恢復當年延安時期黨的新聞工作立場、觀點和方法。為了使“走轉改”活動長效化、制度化、規範化,我們擴展了“走轉改”活動網點,由當初的24個點擴充在全省107個縣區都設了點,新設點不僅是記者吃住勞動採訪點,更是全縣群眾與黨報記者的聯絡點,明確告知全縣,哪有新聞,立即告知,記者第一時間趕到;另外,報社設置了群眾(受眾)對記者“走轉改”活動和稿件的測評意見考核辦法,從職稱評定、職位晉陞、工資分配、先進評選幾個方面,約束規範記者放下架子,縮小自己,帶著真情,擔著任務,懷著內修,含著敬畏,真正投身“走轉改”活動,真正改變身上的毛病,接受人民群眾檢驗,真正走進人民群眾身邊,融入人民群眾心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