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幸福感狀況調查結果昨天發佈———中小學教師對自己的幸福狀況平均打73.6分,小學教師的幸福感高於初中及高中教師;有86.6%的教師覺得目前工作壓力大。此項調查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法,調查數據在全市29所小學、20所初中、10所高中共1426名教師中産生。(9月7日《文匯報》)
上海的教師們最滿意自己的家庭生活,緊隨其後的依次為工作、價值體現、社會地位、今後的生活和工作、健康狀況、物質生活水準。近九成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較高;但對健康、物質生活水準的滿意度相對較低。我們的鄉村教師生存狀況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前不久,筆者看到一則新聞:在江西某鄉村學校,有一小學生因聽説自己喜愛的班主任老師通過了教師選調考試不能再教他而備感難過。通過選調考試進城,如今已成為農村優秀教師離開農村的一條渠道,而優秀教師的流失對農村教育的健康發展則産生了不小的影響。
筆者為寫一篇反映鄉村教育的報道,走訪了許多鄉村小學,每到一處,心中便增加一份沉重。鄉鎮中心小學裏生源爆滿,校園裏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一到村小,特別是偏僻的村小,則大多是人去樓空,一派蕭條。曾到一所破爛不堪的村小,因為太偏僻,僅留兩班和三個五十歲上下的民辦教師在苦苦支撐著。前年分配來了一個特崗教師,他一到學校就立即打轉了,死活不肯回,且説就是丟了工作也在所不辭。沒辦法,學校條件差,留不住老師。
多年來,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可應試教育卻仍然大行其時,長盛不衰,作為偏僻的村小也在所難免。學區每學期都要進行統考排名次,每年的評優晉級也是以此為依據的,名次年年靠後的村小老師大多沒什麼指望的。多年沒有成功感,造成村小老師幸福感極低。
村小老師大都是包班的,得身兼多門課程,工作強度大。每天從第一節到放學都是一個人包著講臺轉。超負荷的工作讓老師心身疲憊不堪,讓人極易衰老。此外,一方面人們用“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等許多師德標準來要求鄉村教師;另一方面,鄉村教師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教師的權責不對等也讓許多教師寒心。
祖國的強盛,民族的振興,離不開教育,我們關注教育,不應只把目光聚焦在大中小城市的那些條件優異的學校老師,而應當多多關注那些最底層的教育者——鄉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