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廣州有市政協委員因對餐廳用油不放心,出門都自備兩桶油,“炒菜前交給餐廳”。可見當前食品品質安全已經到了讓人“崩潰”的邊緣。在這背景下,但凡涉及食品安全問題,都讓人格外敏感與關注。
食品安全問題大致可分為三種。一類是消費者對食品有更高要求。比如有些人吃菜要求有機蔬菜,吃肉要吃農家養殖的,這顯然不是什麼品質問題。二是,食品加工企業或餐廳在生産、烹制過程中,加入了適量添加劑。例如飲料含有防腐劑,雞東加入濃縮雞汁,等等。這只是加工工藝或相關規範問題,如果不過量添加或存在欺瞞,這也沒什麼問題。還有一種,就是違法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或者食品中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物質。比如奶粉中三聚氰胺超標,飲料中含有塑化劑,等等。這才是讓人為之色變的食品品質問題。
所以,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公眾監督,既不可輕易放過違法企業,也不能混淆是非,草木皆兵。看到一則報道稱,味千拉麵“骨湯門”發生後,洋品牌肯德基為“豆漿門”、“老油門”所累,而近日又有網友指責麥當勞讓包裝破損的漢堡原料在烈日下暴曬。報道因此指出,洋品牌快餐連鎖企業正陷入巨大的信用危機。
無論本土品牌還是洋品牌,只要存在品質安全問題,當然都應當受到譴責和查處。但從相關報道來看,有的媒體或網友似乎並沒有嚴格區分不同問題之所在。人們對食品安全原本就沒有多少信任可言,如果再這麼不加區別地把不同問題混為一談,恐怕對問題的解決並無多少裨益。
例如,在上述報道中,味千拉麵所涉並非食品品質問題,而是涉嫌虛假宣傳。如果味千拉麵沒有對外宣稱其湯底由豬骨頭等熬製,這家連鎖餐廳的做法並不違規。近日,“人類無法阻止”的海底撈也被曝光,其骨頭湯底也是由湯料勾兌而成,看來這應是許多餐館的共同做法。肯德基採用豆漿粉衝調豆漿的辦法,實際上也被永和豆漿、真功夫等餐廳門店所採用。倘若這些企業不存在虛假宣傳或誤導,這其實更多也只是生産工藝而非品質問題。至於麥當勞,報道所指涉及的是管理規範問題,更與品質問題無涉。
就此而論,媒體和公眾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時,必須分清楚産品到底是品質標準、生産工藝還是虛假宣傳問題,又或者是制假售假等違法問題。不同情況理應區別對待,該是企業需要承擔責任的,一個都不能放過。倘若相關産品存在生産工藝不同,或者企業沒有盡到告知義務,則應從加強規範和提高透明度等方面進行解讀批評。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當然要保持高度關注,但是切忌為吸引眼球而妄下論斷,這樣做很可能扭曲或誇大事實,從而引起人們的過度擔憂。
當然,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前國內食品安全問題確實讓人感到焦慮。在這情況下,相關部門不僅要堅決查處問題食品,還有必要完善品質標準、加強監管,讓企業沒有可趁之機。例如在“老油門”事件中,肯德基聲稱其做法完全符合中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那麼這到底是企業有意降低生産標準,還是法規本身存在問題?可見,如果不就事論事,根據事實作出判斷,最終還很可能會搞錯輿論批評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