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個“教育培訓公司”,聲稱花錢培訓就可獲得世界名校文憑,還製作“山寨版”教育部學歷認證中心網站自我認證,騙取信任。北京市警方近期破獲一系列“山寨洋文憑”案,查實200多名企業高管“上鉤”,被騙金額上千萬元。(7月25日新華網)
冠冕堂皇的世界名校牌子,只需花錢就能搞定,無論如何都會成為當下學歷“速成主義”環境下的新形勢。“洋文憑”裏的“野雞大學”竟成香餑餑,崇洋媚外之心態顯現的國內文憑認定標準存在的漏洞之大,也凸顯國內一些企業高管為了面子問題所花費的心思不小,哪怕“明知山有虎”,依舊“偏向虎山行”。
這是一個“唐駿”滿天飛的假洋文憑時代,國內有些人陷入對外國大學學歷的盲目崇拜。山寨洋文憑有著雙重虛假性,“山寨版”的虛偽性即決定了文憑的水分幾多,也讓學歷的最終認可程度成為一個謎。一些企業高管企圖借“洋”皮進行身份認可,絲毫不吸取唐駿“我的成功”不宜複製的教訓,趨之若鶩成為所謂“世界名校”的追崇者。
倣若一個美麗的謊言,“山寨洋文憑”的市場亂象應當得以整頓,我們決不能股息縱容作假者。考核每一個海龜派的真偽,審核每一個拿著外國洋文憑的學歷持有者,最重要的是擺正心態面對國內國外不同學歷。唯有如此,方顯尊重知識的公平公正性,方能踐行“知識就是力量”的至尊格言,否則一張空學歷最終也只是白紙一張,百無用處。
提倡真才實學的真文憑,以及實實在在的本領,是對知識的一種尊重,是對急功近利的一種鞭笞,也是維護企業誠信的一種必要手段。試想,若拿著“山寨洋文憑”的企業高管手下的蝦兵蟹將也是假文憑,那企業的效率肯定也會摻水,産品品質和産品的最終認可程度自然也將被公眾懷疑。再觀國內諸多企業亂象,假貨叢生,自然和企業管理層的思想意識有關,和他們接受的知識構架息息相關。
學歷造假早已成為國內亂象,杜絕“注水”學歷,不僅需要監督部門的嚴格審核,更需要公眾改變學歷的偏見,最終才能塑造健康的學術認證。否則,“山寨洋文憑”將永遠無止盡,假學歷更將猶洪水猛獸般侵襲學術界。教育部門更需對假冒教育部門的相關人員組織進行徹查,將假冒之風遏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