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是檢驗防汛設施的唯一標準

時間:2011-07-21 14:34   來源:西安晚報

  一場暴雨讓南京變成了“淹城”。對此,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于19日公開回應,正在進行的雨污分流工程是環保工程,對於防汛作用有限。同時表示,排澇防汛設施不能以極端天氣的表現來檢驗,而是要通過科學的標準、辦法來檢驗,南京的排水管道設計符合國家規範。(7月20日《揚子晚報》)

  周金良這句自辯的話中,有極大的邏輯問題,防汛設施不能以極端天氣的表現來檢驗,總不能以毛毛雨的表現來檢驗吧?即使在農村,不建防汛設施也一樣能經受毛毛雨乃至一般雨量的考驗。這裡涉及防汛設施到底為何而建的根本問題。

  毋庸置疑,防汛設施是為防汛而建,可防汛一年總是只有那麼幾天。對於城市來説,一般的雨量不致成災,如果僅僅著眼于毛毛雨,那麼城市真沒有必要把大量的資金用於防汛設施建設上。如果防汛設施不能通過極端天氣的檢驗,那就意味著,每年城市都會有被淹的幾天。

  一年總共就那麼幾次暴雨,但就是這幾天,檢驗著城市的防汛設施,考驗著城市的良心。按照周金良主任的話,排澇防汛設施“要通過科學的標準、辦法來檢驗”。極端天氣到來了,水擁道路,一片汪洋,難道科學的標準和辦法,就是讓關鍵時候排不出去?就是讓市民經受幾天的磨難?

  周金良這句自辯的話,不經意間也暴露出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城市的防汛設施,到底有沒有一個科學標準。據周金良介紹,南京“以前排水管道是不到一年一遇的標準,經過改善之後,目前排水管道已經達到3年一遇的標準”。不知道這個“3年一遇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標準?如果不能經受極端天氣的考驗,即使30年的標準又有什麼價值?由此看來,目前城市防汛設施的標準有著嚴重問題,或許也正是對標準的認識不同,及背後的建設理念的落後,造成了當前城市防汛設施嚴重落後於城市的實際,遠遠不能適應極端天氣的檢驗。

  如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樣,極端天氣是檢驗防汛設施的唯一標準。當城市不能通過極端天氣考驗時,這就説明城市防汛設施不過關,沒有任何標準比事實更科學更有説服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